見蕭允翊情緒不佳,奴僕連忙安慰:“公主,顧公子澄清也是為了公主殿下的名聲著想啊,他又不知道公主的心思……”
“你閉嘴!”
蕭允翊厲聲打斷:“你以為顧文君是你這樣的蠢貨嗎?他比誰都聰明,比誰都狡猾,怎麼會猜不出來。
顧文君就是不想要這段強加的婚事。
他顧文君就是不想要本公主!”
公主耿耿於懷。
不怪蕭允翊情緒如此激動。
正是因為顧文君這招裡應外合的反擊做得太漂亮,蕭允翊和季家才驚覺顧文君其實並不是沒有反應,而是早就開始籌劃為自己解圍。
雖然他們還不知道是顧文君聯合了陛下安插在蕭允翊這邊的眼線,以公主的名義對外和顧瑜割裂關係。
但是顧文君在這個時機,這個節骨眼上親自出面否認,澄清效果一騎絕塵。
一番真心實意、開誠佈公的陳情言論從文山書院傳出去,一下子就拉攏了無數少年少女的心。
顧文君實在太會說了。
其實人人都知道,顧文君經歷坎坷:
他從小被顧家拋棄,又揹著孃親的惡名,還屢次被顧家嫌惡打壓,尤其是顧家現任夫人還是眼裡容不得沙子的清樂郡主,對顧文君的態度也可想而知。
從前只聽聞顧瑾顧瑜,誰知道顧文君的存在呀。
但是在顧文君成名以後,事情就反了過來,顧文君成為了比顧家上上下下加起來名氣還要大的第一才子。
整個顧家都被甩在了後頭。
怎麼看,也應該是顧家要對顧文君低頭。
顧家不出來跳腳,顧家的兒女再賣個可憐,討個好,或許大家還真的能當和事老,把過去種種忘了,祝願顧文君和顧家能和好和睦……
偏偏顧文君抓住了重點,直接將顧家的心機挑明,讓所有人都見識到了顧家的真面目。
換做顧瑜的信譽被毀之前,這番話的效果可能還沒有那麼好,畢竟顧文君和蕭允翊公主之間的糾葛確實不少。
可如今顧瑜被逼急了,連顧文君和公主苟且的話都說出來,其中的意味就徹底一變。
攻擊性太強。
這時候顧文君再說清自己和顧家的關係,說一說自己的難處,自然會讓眾人改變立場,轉而同情顧文君。
這些難,這些慘,可是真真切切,毫無弄虛作假。
與顧文君一比,顧瑜那些連話都不敢說清楚的顧家情誼,簡直假得可笑。
顧文君本就是以才情出眾,天資傲人聞名天下。從江東郡的郊外鄉下,一路來到京城,又數次揚名,顧文君一步步為自己的名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至今,已經沒有人再會蠢到質疑顧文君的絕世才華。
憑藉顧文君的口才,想要說服人實在太簡單了。
所以那些懷有險惡用心之人也只能從顧文君的品德下手。
但他們還是算錯了。
即使季家和蕭允翊十分重視顧文君的才能,然而顧文君的本事還是大大超出了他們的意料。
他們想到了利用顧文君擺脫不掉、沾親帶故的顧家,還特意精挑細選,挑中顧瑜。
顧文君竟然也反過來利用顧家的苛待,從顧瑜這個關鍵入手,合縱連橫地破了這場陰謀密織的險局。
實在超乎想象,實在令人拍案稱奇。
連季家的一家之主季沛都不由暗暗歎服。要不是顧文君從頭到尾都在反對他們,他倒是真心欣賞這個少年郎。
尤其是顧文君的回擊,其實是留了一手的,更多的還是針對顧家,並沒有順勢報復公主和背後的季家。
季沛深思熟慮許久,還是決定改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