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試第一場終於開始。
只有在這試題面前,寒門亦或世家貴族子弟是同一平等的。顧文君靜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吏員為她下發紙張和筆墨。
王子逸和顧瑾都離她的考座很遠,顧文君視線範圍內看得到的認識考生,只有徐修言一個。
顧徐兩家大婚過後,徐家懊喪,連徐秀容回家省親的事情都不敢提。徐修言倒是提了,但是為了鄉試,一切事情都被推之往後,他只好埋頭苦讀,先應付科舉再去想妹妹。
“當,當——當!”
鑼聲敲響了三下。
監場之中,所有學子開始翻卷,提筆蘸墨,奮筆疾書。
第一場的試題是考綜論,難度不大,不需要考生提綱挈領,深入鑽研,但是卻將各類單項學識糅雜一起,問題多又複雜,要是一道一道小心答過去,寫得慢就會超出答題時間,寫不完。
可要是一目十行地掃題,一不小心就容易掉進題目的陷阱裡。
就在各個考生恨不得多長出一雙眼、一雙手和一顆腦子時,顧文君卻不急不躁地按著順序寫下她在心裡打了腹稿的答案。
她排空了大腦思緒,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考卷上。
“這道題,看似是在問孔子的‘有教無類’,讓考生答自己的看法,實際應該是結合了最近熱議的科舉改革,要不要統一寒門學子和貴族之後的考場待遇。”
“還有這一題,也和文山書院的入試一樣,問到了孰文孰武,到底該側重哪一方的問題。”
這兩道,還有接下來七八道,都是顧文君在考前就押中了的題目。
別的她沒有完全猜中,但是也估摸到了五六分。
顧文君心裡有把握,“要是王子逸乖乖背了我給他劃出來的重點內容,他這次鄉試上榜應該不會有問題。”
她控制筆力,讓每一個字的間隔排版都舒朗清新,不出錯字,不滴下一個墨點,保證卷面的完美無缺。
這樣用毛筆寫,是很消耗精力的。
顧文君一道道寫下來就覺得胳膊痠痛發麻,結束的鑼鼓聲敲響前一刻,顧文君才把控著時間,堪堪寫完。
她放下筆,撐過第一場,思考過度的大腦已經開始睏倦。
但後面還有兩場。
“果然,科舉難考。這最開始的一關,沒有好的體力,就撐不下來,還好我用心複習過一遍,沒有耽誤。”
鑼聲響起,便可以交卷。
顧文君跟著一眾學子出來,可以暫時歇息一會兒,但是不能交頭接耳,不能議論。片刻之後,就要開始第二場。
鄉試還是比較初級的考試,一天之內連考三場。
之後的會試,難度就更大了。
第三場是重點的策論,顧文君打了兩篇草稿,心裡預想了一遍,怕出錯又在白紙上寫出來觀察邏輯措辭,確認無誤後才抄到卷子上。
詩詞可以抄古人的,基礎學識可以靠記憶力硬背,辯論就只能發揮她的才思,是再小心都不為過的。
“當~!”
鑼鼓再一次敲響,監考官吏的聲音響起:“江東郡鄉試結束,交卷!”
一切落幕,交卷結束的時候。
饒是自制力強大,顧文君也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