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亮明從藺雲舒口中聽到這個回答,只感覺自己多年以來的修煉經驗簡直都是在笑話。
滿腦子就只有一個想法:我們以前修煉錯了?怎麼就沒有人告訴我們?
有機會突破神唸的極限,一定要去這麼做……
說過這句話後,藺雲舒的話還在繼續。
“但凡武者修煉,後天境界是內勁、先天境界是內氣、出竅境界是內力,這些都只是在由淺到深,真正可以稱之為武者的,是離體境界。”
“到了離體境界武者,真元出現,以後的每一重大境界、小境界,都在以真元為行功運轉的基礎。無論是實力有多強,有多麼厲害,基礎還是真元。”
“戰體能夠離體,戰體能夠合體,戰體能夠迸發出奇妙的能力,本源來說,還是真元。”
他從武者的修煉開始說起,說得極為通透,顯然是要將自己多年以來的修煉心得都從下到上地概括出來。
宋亮明知道這些話其實是藺雲舒說給張玄聽的,機會難得,也連忙仔細跟著聽。
張玄和玉姜也都在認真聽著藺雲舒說的話。
“戰體是每個人的天賦,它依靠真元,卻又並不是因為真元而存在,若是實際上來說,世上只要是人,修煉到後天境界第三重,都能獲得自己的戰體,這足以證明戰體與生俱來,而不是因為修煉而存在,不修煉身上的戰體就沒有。”
“不修煉的凡俗之人,戰體不是沒有,而是隱藏在身軀之內,一生都沒有激發而已。”
藺雲舒的觀點看上去老生常談,理所應當,事實上卻是和許多人的常識大不相同——戰體不是修煉出來的嗎?怎麼會每個人都有?
“修煉到離體境界,戰體離體而出;修煉到合體境界,戰體與人合為一體,能夠激發戰體的一項能力。”藺雲舒說道,“到了化神境界,像是不約而同一樣,都不再使用戰體離體而出,或者使用戰體合體來進行戰鬥,而是出現了新的戰鬥方式,看上去完全已經與戰體無關。”
“這是因為神唸的出現……因為神唸的出現,尋常的真元攻擊變得比戰體都快得多,而且,是能夠不斷按照主人意志不斷追尋敵人攻擊敵人的,戰體的能力無論如何也是比不上這樣的攻擊。”
“這就是你現在所處的化神境界,本來作為戰鬥主力的戰體,漸漸要淪為乘坐的器具,像是馬車一樣,以前的戰體離體、戰體合體似乎一下子都不好用起來。”
“這就是神念與戰體之間對比的絕對優勢。”
張玄微微頷首,說道:“我能感覺得到,不止是化神境界,到了神海境界,似乎戰體就只剩下跟隨主人變得稍微更強這一點作用。”
“真元是基礎的運轉能量,戰體是天賦和力量,神念則是另一種天賦和力量。”藺雲舒說道,“我依據我的經驗來這樣概括和認知。”
“真元的多少,實際上是由一個人的經脈、丹田、戰體天賦三重決定,而且是從一開始就已經決定。假若一個人的經脈寬廣,丹田廣闊,戰體天賦為地階甚至天階,那麼這個人在後天煉體境界修煉獲得的內勁就會多,以後的內氣、內力、真元也總是會多於其他人。”
“所以戰體代表的不僅僅是用來戰鬥的力量還是修煉的天賦。同樣的道理,神念也不僅僅是力量,也是一種天賦的表現,神念有多少這和一個人的天賦、意志、能否認清世界、認清自我都是有關的。”
“這些近乎是天生、只有後天很少的一部分可以改善的因素,決定著神唸的多少,神唸的多少,又決定著神唸的力量。”
“現在張玄,你想要詢問的是神念如何突破自身固有境界的固有極限,那麼我就可以給你一個回答,並不好突破,很難突破。”
聽藺雲舒這樣說,張玄陷入沉思之中。
他是一邊聽一邊思索的,藺雲舒的話他聽得很明白——天賦、意志、自我感悟,決定了神唸的強弱與多寡。
按照這個條件來推論,張玄的神念顯然在尋常的化神境界武者中也應該稱得上是比較強的,要突破應該會很困難。
另一個問題則是:戰體這一個天賦和力量又去了何處?
張玄回想自己所見的神海境界武者出手時候的情景:以魔神老祖為例,動用道紋,動用魔神變身軀,動用神念與真元,的確沒有再動用戰體。
再以藺雲舒為例,道紋、神念與真元都沒有動用,連秘法似乎也沒有動用,就只用那麼一片翠綠色不可抵擋的海洋,想要刀槍棍棒斧鉞都是應有盡有。那究竟屬於獨家秘術,還是屬於神念和真元結合?
難道說,竟是……戰體不成?
張玄想到此處,感覺有些難以置信。
“藺宮主,莫非你說的情況只是世人修煉的常見情況?”
藺雲舒微笑著點了點頭。
“那你的翠綠色海洋,究竟是……”張玄驚異地問道。
“神念與戰體相合、輔之以真元,融合交錯,三類為一體,無堅不摧。”藺雲舒傲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