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聖先生想要見我一面,金剛禪師也想要見我一面?”
領著眾人來到客廳,與迅羽公子頤悠揚、清淨院天榮大師一起坐下,聽他們說明來意之後,張玄淡淡說道。
頤悠揚應聲:“的確如此,奉聖師祖是這樣說的。”
“金剛師伯的法旨也是確認無疑。”
天榮大師也說道。
“如此也好,只不過我年紀尚輕,對於大乾國幾大門派並不瞭解。”張玄說道,“兩位可願為我介紹一下各門派與各門派的離體境界高手?”
頤悠揚沉凝一下,拿不定主意。
天榮大師卻是並未猶豫,笑道:“王爺既然想知道,我就慢慢說來,若是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還請諸位多多指正。”
“請講。”
張玄看著他,說道。
“說起來大乾國內門派,第一宗門便繞不過去,也就是五華宗。五華宗的第一宗門之名早在數百年前便已經定鼎。這數百年以來,五華宗威風凜凜、威名赫赫。”
“整個大乾國境內並沒有人能夠挑戰五華宗,因為五華宗總能保持十名以上的出竅境界武者,兩名或兩名以上的離體境界高手。”
說到這裡,天榮大師的神情已經有些微妙的變幻。
“而其他門派,總共加起來的離體境界高手,也不過就是兩三名,譬如我們清淨院只有金剛禪師一人、敕書門也只有奉聖先生一人。兩個門派的所有出竅境界武者加起來也不過就是十二三人。”
“至於其他的門派,好一點的是出竅境界的武者擔任掌門、宗主,差一點的索性就是一個門派連一個出竅境界武者都沒有。”
“也就是說,若是隻算高戰力,五華宗是和敕書門與清淨院兩家相加持平的,而清淨院或敕書門的任何一家,都能夠橫掃大乾國的其他門派。”
張玄淡淡說道:“這就是離體境界高手的絕對碾壓力量。”
“不錯,正是如此。”天榮大師說道,“唯一的例外應該便是龍鯉公子你,面對離體境界高手也能創造奇蹟,將對方悍然斬殺。”
這話是典型的謬讚——撇開另一名離體境界高手紀長安的牽制,只說張玄斬殺離體境界高手,就算是張玄本人聽了也實在很難感覺高興。
不過,對方的好意張玄是接收到了。
天榮大師繼續說道:“五華宗的掌門石壬,戰體是一頭巨大的鹿,應該是玄階戰體,不知道以什麼機緣居然抵達了離體境界。五華宗太上長老,戰體是一個黑色鱗片,生有雙翅的異獸,叫做應龍,估計是地階戰體。”
說完這段話之後,他又說起自家的清淨院。
“我們清淨院,原本是起源於一位崇信佛祖的僧人,這名僧人侍奉一座廟宇,平時救濟一些窮困,也收養孤兒。”
“漸漸地,廟宇越來越大,人數越來越多,也就漸漸成了清淨院。要說真正開始習武,則要上溯到千年以前的戰亂中,清淨院的僧人們發覺自身力量不僅不能幫助他人,連儲存自身都難,這才開始習武。”
“如此發展百十年,清淨院中恰好出現一群天賦頂尖的僧人,漸漸才有了清淨院的威名、發展出清淨院獨有的,與佛法相結合的武學,又過了百十年,才出現離體境界高手。”
果然是自家人最瞭解自家事,天榮大師說起來清淨院的典故,稱得上是頭頭是道、格外詳細。
將清淨院的典故說完之後,天榮大師又說起如今的清淨院:“金剛禪師是我的師伯,也是清淨院目前唯一的一位離體境界高手。”
“除此之外,還有我和其他五人是出竅境界武者。”
說完之後,天榮又對張玄說道:“至於敕書門的來歷,恰好有敕書門的高徒迅羽書生在此,我想我就不必多言了。”
迅羽書生頤悠揚聽到這裡,組織了一下語言,也將敕書門的來歷與現狀稍微介紹一下。
敕書門的起源便是一些文人墨客,某些朝廷官員也時不時地加入敕書門,因此與朝廷的關係最為密切,也最為關心朝政。
當然,他們沒有什麼忠於皇帝的忠君思想,所以海家對紀家皇室準備動手,他們也沒有多少反應。反正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換了天子未必就會換臣子,敕書門是不會趟這種渾水。
現在敕書門的離體境界高手便是奉聖書生公西曄一人,出竅境界武者有六人,頤悠揚的師尊林逸堂便是其中一人。
都介紹完畢之後,天榮大師對張玄肅穆說道:“自古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何況五華宗的威風霸道已經將近千年之久?龍鯉公子,你和亂山城張玄公子的事情,我們清淨院也有所耳聞,深深為五華宗的霸道行徑感覺不齒。”
“若是龍鯉公子有需要,清淨院願和公子一起進退!”
“敕書門也是一樣。”頤悠揚跟著說道。
呂青櫻、唐雨、陳功信、譚延輝頓時都露出喜色:有了清淨院、敕書門兩家的支援,五華宗的威脅似乎也不是那麼大了!
張玄的目光掃過天榮大師與頤悠揚兩人,卻微微搖了搖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