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敢這樣做,也有我這樣做的資本。陳董,請放心,放眼全國,能從我手中奪取這把匕首的人並不多。”
“大部分有這樣搶奪心思的人打不過我,而比我厲害的人往往不屑這樣做。”
看著陳西峰滿臉不相信的神情,李如煙便開始講述一段江湖秘聞。
自古以來,江湖上有著眾多武者,為了區分級別,幾百年前,華夏的幾個武林大派經過多輪磋商和試驗,最終建立了一個評價武者實力的體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這個評價體系中,武者分為武師、武將、武候、武王、武聖五個境界。每個境界又分為十個星級。境界越高、星級越高,其武者的實力最強。
這個武者評價體系流傳至今,一直被華夏武者所沿用。
現在所處的時代,由於經濟發展和生活節奏加快,習武風氣已經大為減弱,一般的武者確實只有三腳貓的功夫,或者完全是為了強身健體,根本達不到武師的層次。
武師,顧名思義,就是能成為普通武者的師傅。
十星武師,在一般的都市裡不會遇到對手,除非遇到手持武器的人,畢竟十星武師的身手還快不過子彈的速度,也抵不住子彈的攻擊力。
武師之上,為武將,其實力能成為武師等人的將領。
武將之上,為武候,其實力可以成為江湖上的一方諸侯。
武候的實力,最為明顯的表現,在其防備的情況下,已經能夠躲過手槍射出的子彈。
當然,就算是十星武候,也逃不脫幾個人用手槍連續射擊或者一個人使用槍枝進行掃射,這就是傳統武功與現代熱武器的區別。
武候之上,為武王,其實力可以成為一國江湖的王。
十星武王,在當今世界上為數不多,基本上是各個國家的大宗師。
武王之上,為武聖,其實力已經達到脫凡入聖。
在世界上的其它國家,評價武者實力的標準有所不同,但對於武聖的認同卻是一致的。
據說,當今世界上,武聖的總數一直保持在九個。
除了舊的武聖隕落,新的武聖進行遞補外,從來沒有達到十位,這讓人感覺很奇異。
武聖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國寶級的存在,平時輕易不露面。
陳西峰居然聽到了以往武俠小說裡的劇情,他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八卦道:“李如煙,那些武王、武聖應該有著隻手遮天、焚山煮海的能力,身化流光、瞬息百里的本事吧。”
李如煙用好看的眼睛白了一眼張峰,笑道:“董,你是玄幻小說看多了吧。武者確實比一般人厲害的多,但人力畢竟有限,還是凡人,不是神仙,實力怎麼可能如此誇張?”
陳西峰仔細想想也是的,如果武王、武聖的身手真的逆天,那大家都從小習武去了,要發展科技幹嘛?
不過,張峰又好奇地問道:“李如煙,無論在鄉村還是城市,平時好象都看不到實力強勁的武者,那麼這些武者到哪裡去了?”
李如煙回應道:“一是實力強大的武者數量並不多,跟我國十多億人口比起來,所佔比例實在太少。”
“二是許多武道強者沉迷於武道修煉,不願意過問世俗事情,平時很少在世俗行走。”
“三是一些武道強者就生活在都市裡,如果他們不出手的話,根本看不出武者與普通人的區別。”
“四是絕大部分武道強者不能也不敢對普通人出手,這主要是在華夏,有個半官方半江湖的組織在管控著全國所有武師及以上的武者。”
對啊,如果沒有這個組織對武道強者進行管控,那麼整個社會就會動盪不安,不利於民眾生存、不利於社會穩定、不利於經濟發展。
同時,現在是熱武器時代,國家暴力機關想摧毀不安定的因素輕而易舉,就算是武聖級人物,幾把槍就可以把他消滅了。
為了讓武道在新時代生存發展下去,江湖各大宗派主動與國家有關部門合作,共同組建了一個管控組織——武盟。
雖然武盟是武道強者的聯盟,但裡面的機構設定與名稱卻是符合時代特徵。武盟設會長一名、副會長九名、秘書長一名。
這十一名是武盟的管理層、決策層。
會長由國家高層指定,不透過選舉產生,這是國家相關部門掌控武盟的重要舉措之一。
副會長、秘書長由各大宗門的掌門人或相當地位的人擔任。
武盟的重大事項由管理層的十一名成員進行投票,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執行。
喜歡商界大佬我的百億危機請大家收藏:()商界大佬我的百億危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