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接下來騎士的內線進攻並不順利。
只能說,騎士的內線確實能力有點不足。
而經過上場比賽,山貓也逐漸適應了騎士主場的吹罰尺度。
騎士的戰術沒有錯,只是結果和上場有些不同。
他們贏的那場,大z開局手感可是不錯。
在騎士沒有複製好上場比賽的優勢時,山貓繼續穩定輸出。
並且秦裂和華來士也衝擊騎士內線製造了殺傷。
山貓反客為主領先了,然後騎士那邊詹姆斯和休斯也命中,他們反超比分,比賽在首節就變得格外激烈。
騎士主教練邁克布朗在場邊走來走去,情況和他想象中有些不一樣。
他們的內線體力充足的時候,不應該打的更好嗎?
當比賽場上總是會發生各種事情,球隊無法套一個萬能公式。
邁克布朗讓詹姆斯下來休息了30秒鐘,告訴他必須打的侵略性更強一些。
於是詹姆斯再上場後,自己的出手變多了。
騎士的調整還算是及時,內線無法發揮出優勢的時候,果斷打球星。
但是,山貓這時候已經憑藉著輪換陣容的表現再次獲得了領先。
山貓在輸了一場後,還是沒有像是騎士那樣讓球星頂著打。
秦裂比常規賽時上場時間更多,但每場也比詹姆斯少上幾分鐘。
而山貓的輪換,足可以支撐他們的選擇。
大衛李這個系列賽上場時間沒那麼多之後,反而效率提升了些。
他也想在有限的上場時間裡,好好表現自己。
之前的比賽,山貓為了限制詹姆斯,會把奧卡福長時間留在場上。
但在騎士的主場,奧卡福控制犯規問題比較難,導致山貓的輪換又有點回到了之前的時候。
山貓用大衛李坐鎮內線,打全攻擊籃球的時候,詹姆斯連續得分。
畢竟沒有好的內線護筐,詹姆斯只要殺進來,山貓不犯規就只能看著這貨上籃成功。
但離奇的是,詹姆斯爆發的時候騎士並沒有反超比分,因為山貓有三分。
山貓本場首節三分並不好,但提升節奏之後又來了感覺。
而艾利斯上場後,也趁著騎士防守立足未穩時兩次製造了殺傷。
在拉里休斯也開始得分後,山貓才停止了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