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我倒是不用擔心,雖然不知道我的精神力具體有多強,但想來應該是不弱的。”
亞希伯恩想到自己對混沌元素的操縱能力,在沒有施展任何法術的情況下,僅憑單純的元素之力就將一張桌子精準的化為了虛無。
要知道很多魔法師在第一次掌控元素、或者是第一次施放法術的時候,總會出現一些意外。
比如說你原本想要瞄準眼前的靶,卻沒想到命中了站在一旁的教官;再比如你是想用火焰點燃一根雪茄,卻一不小心將整根菸化為了灰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果不是自己召來的元素不會傷害自己的話,恐怕每年死於自己法術下的新生魔法師就要佔魔法師死亡率的一半還要多。
而且除此以外,還有一點可以證明自身精神力的強弱,那就是在吸收魔法元素的過程中有沒有感覺到難以承受。
雖說人的構造是比較平衡的,元素親和力和精神力都會處在一個微妙的點上,不會無端出現一方強另一方弱的情況。
但凡事總有例外,有的人就是元素親和力遠強於精神力,以致於能夠將冥想得來的外來元素大部分轉化為自己的,但因為精神力太弱引來的總量太少而限制了進步的速度。
再比如亞希伯恩這樣的,精神力遠大於元素親和力,雖然亞希伯恩在曾經的天賦測驗中展現出了還不錯的結果,但任何事情的好壞之分都是由比較產生的。
相比較亞希伯恩“穿越者”那磅礴的精神力而言,他的元素親和力簡直就是弱的可憐,每次都能很輕鬆地消化掉外來元素,然後眼巴巴的看著下一批元素再進來。
前者就像是小孩舞劍,刀是勇者寶劍,人卻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屁孩,好一點的還能甩一甩嚇唬人,差一點的根本連拿都拿不起來;
後者則屬於劍術大師耍木棍,空有一身好劍術,卻因為沒有一把寶劍苦惱。
亞希伯恩一邊“看”著這些元素湧入身體,一邊開始思考起後續的路來,既然對如何增加力量有了一定的想法,那麼只需要等待機會實施就可以了。
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如何使用力量了,毋庸置疑的是,混沌元素極為強大,在糅合了所有元素後,成為了一個新的魔法系,擁有著凌駕其它元素之上的能力。
“使用元素最好的辦法就是法術,法術能夠將元素匯聚起來,並且利用少量的元素完成自己想要的效果,”
“比如說火元素的一階法術火球,據說就連一個剛剛成為魔法師的新生都能連續使用三次,天賦好的更有四次五次之多,等到穩定了精神力後,透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和鍛鍊,甚至能一口氣放出十到二十次之多,”
“而如果沒有這個法術的話,以我的混沌元素舉例,雖然沒有起手動作,也沒有咒語,但只是一次小小的試驗就讓我精疲力盡,”
“當然這也側面反映出了混沌系的特殊性,至少我沒有聽說過,魔法師可以利用單純的元素來進行攻擊的,”
“倒是有一些特殊的存在,比如‘元素之子’,可以在戰鬥中利用元素來構建一個臨時的領域,不過好像跟我的混沌元素還不太一樣,但具體哪裡不太一樣...”
亞希伯恩想著想著發現自己有些走神,微微皺了皺眉頭,將這些暫時無用的念頭丟擲了腦海後繼續思考起法術的問題來。
“也許我可以去學習一下其他魔法師的法術,雖然沒聽說學習其它系法術會有利於自身進步的,但畢竟混沌系與眾不同...”
“而且要從零開始,從無到有創造出一個完整的法術體系來,這實在是有些太難、也太浪費時間了,就如‘神聖王’那等人物也是在與眾神、邪惡生物長年累月的戰鬥中才有了領悟...”
由於魔法知識壟斷太過嚴重,再加上自己那意外去世的父母,沒能給自己留下太多關於魔法類知識的原因,亞希伯恩的手裡實際上只有一本《魔法綱要》。
而在《魔法綱要》的開頭部分曾對魔法的創始人,也是拯救了整片大陸的英雄——神聖王做了一個簡單的敘述。
那個敘述十分簡陋,但卻極大的引起了亞希伯恩的興趣,再加上實在是翻來覆去的看一本書太無聊了,亞希伯恩就買了一本《神聖王傳記》當做閒暇時解悶所用。
“偉大的神聖王——亞伯拉罕大人,在與邪惡精靈族的對抗中,領悟到了魔法的真諦,並創下了十二魔法系,”
喜歡一位年輕的老法師領主請大家收藏:()一位年輕的老法師領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