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買些下水滷來賣吧,大過節的,尋常人家買來也能添個肉味,況且這味道還好呢。”
然後頭頭是道的,講了好半天。
老爺子也點點頭,表示贊同,“青河說得對。”
家裡的滷料配方,又改良了一波,送去京城。
雖然模仿的人也多了起來,但味道終究不及錢家的,滷菜已經成了福滿樓的一絕。
而這清水鎮,滷下水什麼的,李家又重新調了味,各不相同,各有特色。
“大哥和我一起賣滷下水吧。”
“老池,我們一起?”
……
你一言我一語的,小院裡的人,終於是組好隊了。
老爺子和池老一起,賣自己做的小物件。
婆媳三人一組,賣些頭繩絹花手帕的。
幾個娃兒一組,賣些有新鮮花樣的蛋糕,果醬啥的。
李青書和李青河,就負責賣滷好的下水。
至於李青書還有云白嘛,自然得賣些與讀書人相符物件,至於賣什麼,怎麼打算的,還是得到時候再看。
他們的選擇,家裡的人總會支援就對了。
閒下來的日子,又開始忙碌起來,各做各的,都在為即將到來的中秋節,做準備。
家裡幾個爺們,時不時就忙活著手裡的木工活計。
家裡女眷,閒時不是鑽廚房,就是石榴樹下做針線活呢。
活寶三人組,天天滿村子野,帶上云溪到處採風畫畫呢。
就這樣,村裡,大槐樹下,石榴樹下,云溪畫完了一沓紙。
中秋節,也在期盼中,慢慢靠近。
中秋節,清水書院的先生也要回家過節,因此書院放了五天的小長假。
所以十二這天,早早的,李青山就架著牛車等在書院門口了。
接了人之後,幾人又去買了不少的牛奶,下水買了滿滿兩揹簍,這才架了牛車往回走。
遠遠地聽見聲音,幾娃兒就出門迎接。
云溪揮手,“小叔,大哥,你們回來了。”
雲白羞澀的摸摸妹妹的頭髮,“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