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季凡隨口提了1句,他初到南方乾的買賣是倒騰釦子跟女士髮卡之類的小商品,林知瑜聽進了心裡,她承包了櫃檯正不知道賣什麼東西好呢,靈光1現下決定不如就賣小商品。
做這樣的決定,她有自己的考量。
如今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地,在鼓勵個體經濟發展的政策下,好多人開始嘗試經商下海。
也有人從擺攤開始做些小買賣,開飯館,開理髮店,開服裝店,開中醫館,總之各行各業都開始慢慢發展起來。
外面街邊更是開了好幾家賣首飾珠寶的鋪子,林知瑜去逛過幾次,那些首飾種類不少,款式也十分新穎,甚至還有好多是港城來的貨。
賣的並不便宜。
逛街的人多但選擇購買的人卻不多。
雖然大夥兒的日子1天比1天好過起來,‘萬元戶’在城裡也不是啥新鮮事兒,不過就目前來說,大夥兒還是更注重生活,比起金銀首飾珠寶這些價格昂貴的高檔貨,她們更關心柴米油鹽醬醋茶。
若不是很有錢喜歡講究又追求新穎的家庭,誰也不會經常買首飾珠寶。
那買個很細很細的金鐲子,大半年的工資就沒了。
誰不心疼啊。
要不怎麼說現在這個年代的人還是比較務實的,買金鐲子不如多買些大米跟細白麵,家裡的糧倉堆的滿滿的,人們心裡更踏實有安全感。
大部分人都過過忍飢挨餓的清苦日子,在飢餓跟前,不能吃的金銀珠寶什麼都算上。
滿倉糧食帶來的喜悅跟踏實刻進了骨子裡。
所以有了餘錢,日子過得富裕些了。
也很少有人買首飾。
人們寧願花錢購買1小塊金子,拿去鐵匠鋪裡打手鐲,這樣比成品便宜很多。
當然,鐵匠鋪就是給打1個素圈兒,很多的花樣人家弄不出來。
所以鐵匠鋪打出來的手鐲沒有店裡賣的精緻,款式也不咋新穎,品相更沒人家的好看。
人家的金手鐲亮堂堂的,鐵匠鋪打出來的手鐲會很暗。
總之真應了那句1分錢1分貨。
首飾櫃檯這些金鐲子銀鐲子雖然貴,但不得不說是比自己打的好看。
所以林知瑜才選擇來百貨大樓裡買手鐲。
大哥結婚,怎麼著也得買個好點的。
言歸正傳,無論是櫃檯裡的首飾,還是外面街邊店鋪裡賣的首飾,因為價格昂貴的關係,買的人不多。
不像日消品1樣賣的快。
弄不好還會把貨壓在手裡。
舊的賣不出去,投進去的錢就回不來,那樣就沒有本錢進新貨,人們見沒有新貨,來來回回就那幾個款,更不願意購買。
迴圈往復,就會陷入惡性迴圈。
到最後店鋪的租金交不起,本錢也掙不出來,手裡還積壓了1堆貨,不等破產等什麼。
這金銀首飾進價不低,想把店面經營好了,必須多進新品,每次進貨那都是1大筆錢。
林知瑜現在手上有了不少積蓄。
香滿園飯館那邊的鯽魚款每月1結,很穩定,至少有上萬來塊錢。
醬菜店的錢更穩定,送1批貨很快就會賣完,全是現錢。
再加上如今加工廠訂單爆滿,等過幾天把貨送出去,貨款就能收回來。
算起來,她還真有不少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