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季凡被他那些所謂的家人,尤其是他奶奶,長期灌輸一個觀念。
那就是家裡太窮,她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他養大不容易,他要聽話要懂事要孝順要幫襯家裡。
不該說的話別說,不該管的事兒別管,聽安排行事兒才是孟家的好孩子。
孟季凡父母早逝,再加上年紀小,被他奶奶這麼灌輸,自然下意識地就會聽她的話。
小小年紀的他有時候覺得奶奶說的話不對,比如奶奶要他去偷隔壁孤寡老人的吃食,那老人無兒無女,一把年紀了還在地裡勞作,就是為了能有口飯吃甭管好活賴活,總之能勉強活下去。
那一碗的吃食是老人家一天的飯,如果孟季凡偷走了,就意味著他要餓上一整天。
孟季凡覺得不能這樣,所以試圖跟奶奶講道理,哪兒成想他奶奶二話不說,一個大嘴巴抽到了他臉上。
把他打的鼻青臉腫,嘴角都流血了。
任憑他怎麼求饒說好話,他奶奶都跟聽不見一樣,對著小小的他拳打腳踢。
一頓毒打之後,還不聽的話,孟奶奶會把他關進小黑屋,不給他飯吃不給水喝,還會不停地對他指責辱罵。
逼得孟季凡實在沒法兒了,只能跑去把那飯食偷來。
這口子一開,之後孟奶奶便像是找到了拿捏孟季凡的法子,她看中了誰家的東西,便會指使孟季凡去偷。
有時候被人家抓住了。
那些人抓著孟季凡去家裡要說法,孟奶奶會毫不留情地把過錯全推到孟季凡身上,罵他有娘生沒娘養,罵他好吃懶做,好的不學天天偷雞摸狗。
更是義正嚴詞地當著那些人的面,將小小的孟季凡毒打一頓。
孟季凡快被打的半死了,只剩下一口氣,那些被偷的人家還能說什麼,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孟季凡被活活打死吧?
再說,孟家老爺子雖然去了好多年,餘威還在,在村裡還有好多擁護者,誰也不敢把事兒鬧大了。
孟奶奶若是真把孟季凡給打死了,按著她那個性子,一定會去村長那裡告狀,訛他們的錢。
還會獅子大開口,狠狠地敲上一筆。
他們得罪了孟家跟那些擁護者,在村裡的日子也不會好過,那些人會沒完沒了地幫著孟家找他們的麻煩。
為了一點兒東西,還真沒必要鬧到那個地步。
只能自認倒黴。
隨口敷衍幾句也就翻篇了,不會死揪著不放,那是傻子才會乾的事兒。
他們又不傻不呆的,才不會主動去找晦氣。
其實,在一個村裡住久了,誰是什麼樣的人,會幹什麼樣的事兒誰不知道。
孟季凡只是一個幾歲的孩子,狗屁不懂的年紀,若是沒人指使,能幹那些偷雞摸狗的事兒?
孟奶奶自詡家裡不缺錢不差他們這點兒東西,話裡話外把自己的位置抬的老高,同時恨不得將他們貶進泥土裡。
但大夥兒都知道,孟爺爺在世的時候,孟家確實不差錢,畢竟他在村裡當村長,為人十分古板,待人更是十分苛刻,偏偏村裡好多老人還吃他這一套。
村裡人想辦點自己的事兒得去爭得他的同意,每次去能空手去嗎?
那定要帶著東西一塊兒過去。
甚至人可以不到,東西或者錢得到位。
那時候孟家靠著孟爺爺一個人,日子過得可謂是相當好。
村裡有人吃不上飯穿不上衣服,為了一日三餐愁的睡不著覺,孟家頓頓好米細白麵,菜每頓也是一葷一素。
每頓飯,孟爺爺還得配二兩小酒。
關鍵孟爺爺那衣服每件都跟新的一樣,就連孟奶奶也沒穿過補丁衣服,家裡大事小活兒全堆到孟季凡母親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