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外來力量進行開採,這些海之石其實是會漸漸消失的。
因為作為深海之主力量的富集體,一旦海之石聚集超過某個界限,就很容易從外部影響到封印的執行。
所以龐大的迷失之城在對內禁錮的同時,還具備緩慢驅散四周能量的效果,以此將封印抽取丟棄的深海之主力量驅逐到更遠的地方。
而這,其實也是深海之主的力量之所以會遍佈整片東海的根本原因。
如此一來,如果想要開採這些數量龐大的海之石,甚至進一步締造出一塊穩定可再生的海之石礦場,那麼艾文就需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
即如何阻止海底之城對海之石的毀壞,以及怎樣避免海之石堆積後對封印產生干擾。
前者是能夠進行礦石採集的基礎,而後者更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至於如何締造海之石,反而不是什麼難事。
依靠深海之主力量特有的富集效果,只要始終保持一定數量的海之石存在,那麼封印不斷扔出來的多餘力量,自然就會在原本海之石周圍形成新的海之石。
一旦成果,甚至還可以徹底隔絕深海之主力量對東海的影響,避免某一天真催生出一大堆超級怪獸出來。
經過一番研究和考察,面對需要解決的兩大問題,艾文最後決定效仿那些精靈,在失落之城旁邊建造兩座具備特定效果的“外掛”。
雖然拿不出魔法合金製作的磚石,普通的地底岩石也勉強湊合;沒有生命自願獻祭靈魂,那就樹立起一座座艾文的神像;實現特定功能的謎鎖法陣,以神力勾勒出來的銀龍之神聖徽替代。
最後,再以生命神力為橋樑,搭建在封印的自我迴圈之中,汲取部分抽取自深海之主的力量來進行供能。
就這樣,兩天之後,兩座分別具備抵抗驅散效果和阻隔外部力量對封印干擾的神力建築,便出現在古老的海底之城旁邊,就好像兩座城外站崗的烽火臺。
接下來,隨著建築開始良好的執行,一座可再生的海之石礦場,就徹底成型了。
雖然因為用料簡單,兩座建築在堅固性上肯定比不過古代精靈傾全族之力打造的海底之城,所以需要定期進行維護,但是這顯然不是什麼大問題。
畢竟八千米深海的水壓實在是太恐怖了,礦場只能依靠塞壬和少量的深海生物來進行開採,所以平時只要讓負責採礦的塞壬們多留意維護就行。
再說還有神像在,一旦出現大問題,附在神像上的神力會自動向艾文報警。
搞定這一切,艾文便不再多待,留下塞壬和新晉採礦運輸船——黑珍珠號,帶著銀龍使徒們返回了公國。
畢竟不同於文明非常發達,基本不用操心日常發展和管理的月精靈,銀龍公國這邊如果艾文離開時間長了,指不定又鬧出什麼問題。
沒辦法,雖然還算可以的部門構架分流了大部分的工作,各部門也都很努力,但是本質量來說,公國從高層大佬到基層僱員,有一個算一個,在現代社會最多都只能算是個小學畢業的水平。
突擊掃盲和完備且長期的成體系教育,那畢竟是兩個概念。
人不行,知識儲備不夠,經驗積累也不算多,所以公國很多時候就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只能由某大公親自處理的麻煩。
不過說到知識,艾文這邊前腳剛歸來,秘書處後腳就派了個胸猛腰細大長腿的小秘書來報告,一群來自羅塔利亞的學者,已經抵達了威綸城。
如果是之前,這些學者對銀龍公國未來發展還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現在,只能說是可有可無。
雖然沒能瞭解到世界更根源的資訊,但是經過對封印中的深海之主的研究和試探性的嘗試,艾文基本確定,單純開啟晶壁之門,並不會引起這方世界的應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