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怎麼會這樣...”
完全在和平年代出生成長,現在才六十多歲,僅僅是個剛畢業小女生的威莉雅,實在是難以接受這個突然的訊息。
“居然,要打仗了嗎?”
將最後一枚大大的金幣塞進口袋,少女心中頓時充滿了對未來的擔憂,尤其是對自身命運的擔憂。
威爾德林王國僅僅是大陸上的一個小國,跟羅倫帝國、維森帝國這樣的大國根本沒有可比性。
即便是和平歲月,威爾德林的精靈也都只能在大國的夾縫中生存,靠著出口最低端的農業產品換取微薄的利潤。
如此一來,一旦真的開啟世界大戰,那麼流離失所這種形容,對於威爾德林的民眾來說都算是最好的結局了...
“不過為什麼這麼突然呢,明明之前一點跡象都沒有...”
少女自言自語的疑問,同時也是艾文此刻正在思考的東西。
這個世界,或者說這方宇宙,明顯也是近似於星球型別的結構。
按照《基礎魔法學》上公認的知識,浩瀚恢宏的太陽,為月精靈們生存的星球帶來了溫暖與炙熱,同樣也是一切魔法力量的源泉。
而夜晚才能看到的明月,則為星球梳理了狂暴的原初魔力,讓星球上的生靈得以籠罩在相對柔和的魔法能量場中。
以魔法為動力源,這個有著另類成熟科技樹的世界,幾乎很少有能源方面的危機,同時魔法研究在動植物科學上的連續突破,讓食物危機問題在九百年前就得到了極大的緩解,至少不會因為某些自然災害就輕易出現問題。
藉助這些,和平已經成為精靈文明許久以來的主題,甚至導致娛樂行業近些年來一直在非常迅猛的發展,類似電視機、電話一類的魔法道具,就是近幾百年誕生的產物。
當然,絕對的和平也不現實,每年各國之間還是偶有些小摩擦的,但都是些非常有限度的衝突,甚至只能稱之為“街頭打架”。
不客氣的說,就連士兵們本身,對於戰爭也早已失去了足夠的概念。
這很正常,按照歷史課本的標準演算法,上一次波及大半個世界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甚至已經是一千二百一十五年前的事情,與現在有足足三代人的間隔。
在這種穩定的情況下,又沒有聽說哪個國家有什麼新的,涉及根本存亡問題的技術突破,沒有道理會突然就進入到四戰即將來臨的程度。
“難道是,跟我有關?”
艾文倒沒有認為自己這個異界人的降臨,就能輕易的導致這樣恐怖的戰爭,而是模糊的猜測,是不是正因為世界即將陷入一片混亂,才有了這個副本的出現?
嗯,在這方面某人完全低估了自己這個外來掛逼恐怖分子的驚人破壞力...
當然,即便是全面戰爭真的爆發,艾文也不是很在乎,畢竟這又不是他的老家,因此目前某人的目標只有兩個:
一是儘可能在這個魔法世界獲得足夠的收益,無論是知識還是各種物品、資源,都是他搜刮的重點。
二是既然參與了,那就儘可能獲得所謂“聖盃戰爭”的勝利,看看那個最終的許願獎勵,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尤其是在發現那些明顯帶有某些熟悉印記的異界物品後,他的這個想法可謂越來越強烈了。
不用奇怪為啥艾文會知道贏取勝利可以向聖盃許願,不說被召喚後自動出現在他腦海裡的知識,單純從英靈,聖盃以及漫畫書這些關鍵詞本身,就足夠讓人聯想到某些土狗必須死,都是時辰的錯,雙馬尾真棒,呆毛賽高之類的。
“也就是說,還會有六名其他的英靈和御主隱藏在某些地方,只要等我將其一一碾壓擊敗,就可以得到降臨的聖盃進行許願了。
也不知道這個願望最大的實現範圍是多少,能不能讓我直接獲得隨時返回種花家的能力?”
不知道為何沒有獲得對其他參賽選手感應能力的艾文堅信,只要不遇到國家機器,這種另類角鬥根本不是什麼大問題。
畢竟動漫裡最強的英靈從者,也沒表現出太過誇張的力量,即便是出現本土化改變,從現有資料來看,這個世界精靈歷史上有名的強者,也很難真正對他產生威脅。
畢竟魔力濃度擺在這裡。
比自家公國還底上不少,或者說一半都不到的能量環境,雖然更加有序和活躍,讓魔法能普及的被本土的精靈們所使用,但是不高的上限,總歸是養不出真正的神明,也很難出現什麼超出想象的強者的。
無關天賦,毅力甚至是機緣,這是星球本身先天條件所決定的無形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