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壽如此勸說,一個是想要幫幫毛文龍。
雖然王之臣帶了三十幾船的糧草。但是算上這次東江出兵的靡費,還有寧遠難民途中的消耗。能剩下三分之二都算是很節省了。
以前的祖大壽,可能會覺得還剩下這麼多,搬回來是理所當然。
但是此時的祖大壽卻忽然有些愧疚。
他想到這些年遼東上下對東江的苛待。糧草軍械是能剋扣就剋扣。
這次祖大壽親眼看到東江士卒吃的,祖大壽感覺心中無比的愧疚。以前祖大壽覺得,寧遠和錦州的明軍已經很苦了。
但是和東江計程車卒一比,這兩個地方簡直活的就和天堂一樣。
祖大壽此時還不知道,他現在看到的是,還是盧九德接濟過之後的情形。要是之前,比這還慘。
不過這也是一飲一啄。
如果不是盧九德的接濟,這次祖大壽就算是想出兵都沒辦法。
吃不上飯,連走路都成問題。還談什麼去和敵人廝殺。
祖大壽覺得,與其現在去從毛文龍嘴中扣糧食,還不如想想其他辦法。
“滿總兵,你說韃子會不會真的南下?”
祖大壽此時是憂心忡忡。
雖然已經讓趙率教帶人護送八萬百姓南下了。但是百姓不是士兵,扶老攜幼,行走的實在是太慢了。
雖然祖大壽覺得皇太極不會腦子抽了,派人去追殺普通百姓。
但是事情總會有意外。
萬一呢。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
如果錦州再次被圍,而且皇太極長期圍困錦州,這才是最要命的。
“滿總兵,我覺得,要不然派人回山海關,從山海關調集糧草吧。”
祖大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滿桂想了想,也是點頭同意。
從山海關運糧,自然不能按照王之臣的路線走。
從遼東灣到錦州雖然更近,海路也更加安全。
可是從遼東灣到錦州這段路實在是太危險了,隨時處在韃子的攻擊範圍之內。
而且在錦州城連發現都發現不了。
可是從山海關走陸路,那就不一樣了。雖然路途更遠,但是如果有人要透過這條路,在錦州城頭就能發現。
韃子十幾個人晚上悄悄透過,或許真的發現不了。
但是幾百個人,或者上千個人想要悄無聲息的透過,那是絕無可能。
“也只能這樣了。”
滿桂點了點頭。
滿桂也發現祖大壽有些偏袒東江。不過滿桂也知道,這次是毛文龍救了祖大壽一命,祖大壽感恩也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