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曹文詔身邊能站著的人是越來越少。楊彬也因為一個胳膊廢了,猝不及防之下被人捅了一刀,眼看就不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曹文詔看了一眼,並沒有嘗試去幫楊彬。
一個戰士,死在戰場上,那是一種榮耀。並不需要別人的憐憫和惋惜。
而且就算曹文詔想要幫忙,也無從下手。甚至就算幫楊彬減輕一點痛苦也做不到。
現在曹文詔唯一能做的,就是多殺幾個韃子,替楊彬報仇。
在楊彬戰死之後,曹文詔身邊也就僅僅只剩下了三百人。
而韃子一共被殺的也達到了兩千人。
就在此時,在韃子的後方,有戰馬的嘶鳴聲和馬蹄踩踏大地的震動聲傳來。
濟爾哈朗心裡猛然一跳。
他知道,這絕對不可能是後金的援軍。
因為這個任務是皇太極交給他的。處於謹慎起見,濟爾哈朗帶領自己正紅旗下所有的騎兵前來,足足有兩萬多人。
想當年在薩爾滸之戰時,明軍有二十多萬。當時努爾哈赤麾下也才不足兩萬人。
現在塔山的明軍只有五千,就算有援軍,也絕不可能超過兩萬。
在人數佔據優勢的情況下,沒人認為濟爾哈朗會輸,那自然也就沒有增派援軍的可能。
因為這時候增派援軍,對濟爾哈朗絕對是赤裸裸的羞辱。
那只有一種解釋,就是這是從錦州趕來接應的明軍。
之前楊鶴繞過來那條小路,實在太過崎嶇。如果是沒攜帶輜重的步兵,勉強還可以行走。
但是如果是大隊騎兵,那行動絕對是非常的緩慢。
這也是馬爾泰能追到楊鶴所部的步卒,但是卻沒追到劉德那些人的主要原因。
而且大隊騎兵透過這種狹窄地段其實非常危險,一旦被人堵住,那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如果這隊騎兵是從遼東灣來的,直接從曹文詔那個方向加入戰場即可,根本沒必要去冒險。
濟爾哈朗判斷的沒錯,出現在後金大軍後方的正是親自帶隊前來接應王之臣的錦州守將滿桂。
滿桂此次出城,帶的人並不多,只有三千人馬。
因為錦州城同樣需要人手。而且遼東明軍的騎兵其實並不多,主要集中在寧遠的祖大壽手中,也就是所謂的關寧鐵騎。
這才是遼東最精銳的騎兵。不過就算是關寧鐵騎,也僅僅只有一萬人。
明軍沒辦法大規模組建騎兵,其實主要還是沒馬,第二也是缺乏善於騎馬計程車卒。
這是農耕民族面對遊牧民族天然的缺陷,誰也沒辦法。
除非推進到火器時代,不然就只能被動挨打。
滿桂本來是蒙古人,騎射功夫非常了得。
滿桂的手下,也有不少的蒙古人。所以滿桂的騎兵雖然不如關寧鐵騎威名赫赫,但是其實也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