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皇太極跨國長城,結果後路被人截斷。
那時候樂子可就大了。
雖然有時候冒險會出現奇蹟,但是有更穩妥的辦法,傻子才會去冒險。
王之臣和劉應坤調集大軍前往錦州的時候耍了個小聰明。直接調集水軍船隻運送,走海路。
理由很簡單,因為後金沒有水軍。
走海路,那絕對是最安全的選擇。
可是這也讓朱辰根本沒辦法中途阻攔。
而且大船都被王之臣徵用,剩下的小船也根本沒辦法出海。
這讓朱辰想要將王之臣弄死的心都有了。
面對朱辰的怒火,朝中所有官員都是猶如泥胎木雕一般,一言不發。
這些人非常懂得自保。如果王之臣慘敗,那這時候為王之臣說話,肯定會被秋後算賬。
在背後捅王之臣一刀,那就更不可能了。
王之臣為何如此行險,朝中上下無不心知肚明。
只要寧遠城陷落,肯定是要有人承擔責任。王之臣這個遼東督師怎麼也跑不了。
而造成這樣的局面,其實是因為朝中官員連同遼東將門抵制軍票引發的。
王之臣如此瘋狂,就是想賭一把。
賭贏了,王之臣安全上岸。
賭輸了,王之臣的結果不會更差。
唯一苦的就是遼東底層的兵將。
朝中的這些官員雖然沒去捅王之臣刀子。
但是也沒人願意替王之臣背鍋。
面對可能出現的危局,所有人全都選擇了沉默。
這讓朱辰差點氣炸了肺。
有那麼一刻,朱辰甚至都想到了要啟用袁崇煥。
雖然袁崇煥確實有些肆意妄為,但是卻是敢於任事,而不是像現在王之臣這樣瞎搞。
不過最終朱辰還是壓下了自己心底的狂躁。
“既然如此,著令孫承宗帶薊鎮督師孫承宗移師山海關。”
孫承宗在天啟初年擔任過幾年的遼東督師,對遼東的情況比較熟悉。而且孫承宗的能力也是有的,讓孫承宗去守山海關,應該問題不大。
唯一的問題就是,孫承宗年紀有些大了,很多事情可能會力不從心。
但是目前朱辰也沒其他更好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