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想做點試驗嘗試一下,但一時之間,胤禛還真不知該怎麼去做這種挑戰史書的試驗。因為康熙五十年,並沒有太多要緊的事情發生。戴名世《南山集》案是四月份就了結了的,陳四流民案是十月份才定案,而且這些事他都插不上手,眼下刑部也不歸他一手把持。
至於今年俄羅斯和土耳其發生戰爭,以及北歐出現鼠疫這些破事兒,和大清又半點關係全無。
他該在哪兒找突破口呢?
很快到了八月初,胤禛記得,乾隆差不多該出生了。
果然,那日一大早,就有京城來的家奴興沖沖帶著書信前來報喜。正巧那時胤禛陪著康熙聽喇嘛講經文,康熙聽說有京城來的家奴,就問是何事。
那家奴上前,滿臉喜色叩頭道:“回萬歲爺,回王爺,格格生了,是位小世子。”
康熙一聽,十分高興,他看看胤禛:“這麼說,朕又多了個孫兒,真是大喜的事。”
胤禛沒感覺很高興,一來他早知道了,二來豆芽菜的兒子也不是他親生的,於是只恭敬道:“是。”
康熙點點頭:“惟願這孩子身子骨能壯實一些。”
潛臺詞沒說出來,康熙知道,這幾年,胤禛的孩子一個接著一個夭亡,如今雖說多了個,也保不齊能養多大。
胤禛聽懂了潛臺詞,他心想,這你就不用操心了,這孩子的身子骨結實著呢,能活八十多歲,續航時間超長的。咱爺倆都趕不上他。
看來豆芽菜家的遺傳基因真的很出色。
不過他自然不能把這話說出來,卻笑道:“既然皇阿瑪也知道信兒了。那兒臣斗膽請皇阿瑪給這孩子想個名字吧。”
康熙對此很有興趣,他讓喇嘛暫且退下,自己在殿內走來走去:“這孩子生在八月,時節很好,又有威儀。若是用‘鼎’這個字,嗯……”
胤禛心想那是老九的兒子,今年冬天才出生。老頭你不要弄錯了!
“嗯。不妥,再想想,是一早出生的?那麼‘曉’這個字。如何?”
那是老十三的兒子!胤禛差點噴出來,還差著十好幾年才出生呢!
老皇帝自己又旋即否定了提議:“讓朕想一想……嗯,有主意了。”
他轉頭,笑眯眯望著胤禛:“有個字十分不錯。”
胤禛心想你和我猜謎呢?
“就叫弘曆。如何?”
毫無懸念,沒勁。
胤禛躬身道:“這個名字很好。兒臣就聽皇阿瑪的。”
康熙多了一個孫兒,心情大好,剛才一直在旁邊聽著的太子,卻笑道:“奇怪。添了個兒子,四弟怎麼好像不太高興的樣子?”
胤禛一愣:“誰說我不高興了?”
太子笑道:“好像是意料之中,奴才剛才進來通報。你連眉毛都不揚一下。難不成,老四你是未卜先知?”
胤禛嚇了一跳。但旋即想,太子絕無可能知道真相。
於是他笑道:“長幼有序,皇阿瑪在跟前,我得有個樣子。家裡多了個孩子又怎麼樣?畢竟不如侍奉皇阿瑪重要。”
他說完,故意道:“二哥,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太子點點頭,若有所思道:“確實,如四弟你所言,長幼有序。那麼我這個做哥哥的,有點事情不大明白,就想問問你。”
“太子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