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張博就帶著專業的團隊來了。
這可能是他這輩子做的最快的一件事了。
從葉陽撥通他的電話到他帶人來葉陽的實驗室,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
他還帶來了檢測的裝置儀器,還有四個專業的老教授。
“葉同學,你好,這四位分別是張庭山教授、王臺教授、李澤教授以及趙民生教授,他們都是相關領域的專家。”
“張教授好、王教授好、李教授好、趙教授好。”
“小子,你還上過我的課,不記得我了嗎?”張教授笑呵呵的說道。
“記得。”葉陽微笑的說道:“四位教授請進,院長請進。”
葉陽將幾個人請進實驗室的一個隔間中。
“我們現在就開始嗎?”張博問道。
“好的,我現在就將成品拿過來。”
葉陽離開隔間,片刻後就拿著成品過來。
隨後四個教授就開始了檢測。
先是檢測輸出電壓、輸出功率、效率、容量、儲存功率。
而四個教授臉上的表情也漸漸的開始從認真變成了震驚。
“能開切割開電池嗎?我需要對內部進行檢測。”
“當然。”葉陽點點頭。
隨後四個教授開始對電池內部進行檢測。
“這種組合結構的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迴路能夠產生磁場束縛,確保電能不會外洩,比老式的電池組更持久。”
四位教授有什麼問題就問什麼問題,葉陽也是有問必答。
除了核心技術之外,葉陽都是不吝賜教。
“怎麼樣?”張博忍不住開口問道。
“非常驚人。”張庭山嚴肅的說道。
“那是好還是不好?”
“這麼說吧,這樣一顆電池的容量是一輛新能源車電池組的二十八倍,也就是說,採用這種電池的新能源車不用再搭在沉重的電池組,反而能夠為新能源車提供更加強大的續航能力,更穩定的輸出功率。”
“那如果是個體對比呢?”
“在一百五十倍以上。”張庭山說道:“一輛新能源車如果使用這種電池,如同老式的電池組進行組合,充滿電一次,能跑遍全國。”
張博倒吸一口涼氣:“這……這顆電池真的是跨時代的產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