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十八大方的請陳近南和他的學生吃大餐。
同時也和陳近南暢聊起過去未來。
“矛兄弟,華亭什麼時候發動總攻?”
“這……呵呵……陳先生,抱歉了,這個真不好說。”
茅十八還是知道軍中規矩的,即便信任陳近南,他也不能隨意洩漏軍事機密。
“哈哈,是我唐突了。”陳近南拍了拍腦袋,他其實是在期待,又帶著幾分焦急。
他希望全天下的百姓都能享受到華亭的生活,期待他們也共同獲得華亭的驕傲與自信。
“其實最近華亭的動作主要是尚可喜和吳三桂,以及雪區,很快他們的地盤就會納入我們華亭的疆域。”
“草原諸部我可以理解,那是為中原提供肉類食品的重要產區,雪區地處寒冷,又環境惡劣至極,為何也要納入華亭板塊?”
“我兄弟說,雪區是華夏礦產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並且雪區的老百姓一直都生活在水生火熱中,我們要做的不是去統治他們,是去解放他們。”
“我等的眼光確實是不如華王的眼界。”
陳近南又是一陣感慨,雖然他也有一點政治抱負。
不過如今的他跟上時代已經非常吃力。
而且錯過了第一個風口後,他就沒機會再進入到華亭的政治核心圈。
不過他看的出來,如今的華亭野心勃勃,華亭的疆域更是超過了過去任何一個朝代。
實在是草原太大了,即便中原還沒有完全收復,可是草原的面積已經堪比那幾塊沒收復的清廷地盤。
若是再加上雪區,那麼華亭的疆域將會更加龐大。
而且這不是簡單的收歸治理,而是真正意義上的統治。
有電話可以千里傳音,即便是草原上的一點風吹草動,都能第一時間被金陵城知道,再有剛剛修建完成的青川鐵路線,駐軍能夠在一天的時間裡,進入到草原的任何一個角落。
在這種通訊和交通都完善的情況下,草原將再也不會對中原構成一絲一毫的威脅,並且它們再也無法脫離中原的統治。
而草原源源不絕的輸送各種肉類食品進入中原,讓中原人吃的飽,也讓中原人的身體變得更加強壯。
這點是陳近南感受最深刻的地方。
他學校裡的學生,那些孩子個個都健康成長,如今一個八歲的孩子,比過去十二三歲的孩子都要高大。
過去的王朝強大和老百姓沒有太大關係,老百姓該苦還是苦。
可是華亭不一樣,華亭的政治理念就是惠及每一個百姓的身上。
國家獲得了什麼好處,很容易就對百姓產生影響。
其中最顯著的就是科技對民生的影響。
又比如說遠洋漁業的發展,讓海鮮不再侷限於近海省份。
又比如說遠途的旅行,他帶著十幾個孩子從福省到金陵城,也就一天的時間,如果放在過去,兩三個月都走不到。
陳近南暗暗後悔,當年華王曾經向他丟擲過橄欖枝,可是他卻拒絕了。
那時候的他效忠鄭家,可是如今的鄭家只剩下昨日黃花,華亭卻蒸蒸日上。
葉陽對鄭家倒是比較優待,沒有任何為難鄭家的地方,鄭家在商業上還是有所建樹。
陳近南在電視新聞裡聽說,如今華亭正在研製一種更快的列車,能夠日行萬里,陳近南想一想都覺得震撼。
過去日行千里都已經是天方夜譚,如今華亭即將突破日行萬里,簡直是不敢想象。
而且陳近南也不懷疑華亭是否能夠做到。
畢竟華亭的變化,所有人都看在眼裡。
如今的種種在過去看來就是天方夜譚,所以如今即便再如何不可思議,都已經不再會讓人覺得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