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息後,逐一開始念自己手抄的經文。”空心立在聖佛跟前,莊嚴而道。
眾人紛紛整理衣衫,調息準備。
並仔細翻閱自己抄寫的經文。
“公良芸第一位。”空心莊重向聖佛遺骸躬身施禮,口中詠誦佛經
公良芸神色平和,手捧經文,吐字如珠娓娓念來。
一字一佛音,半句人間意。
奧妙梵音,充斥世間大道,徜徉在眾人心中。
令他們心有所悟。
沉寂的聖佛,周身的佛光忽然流動,緩緩籠罩向公良芸。
她的修為,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徐徐增長。
當經文唸完,公良芸閉目,盤膝坐下,靜心接受佛光照耀。
第二位置的玄清,繼續唸叨。
佛光更盛。
不僅照耀玄清,順帶分流一部分照耀公良芸。
玄清坐下參禪悟道後,第三位置緊接著唸叨。
佛光又盛一分。
但總體而言,越靠近前方,收益越多。
因為後面之人的造化,多少都會分流給前方之人一部分。
所以,公良芸才那般看中位置前後。
時間一點一滴流淌。
越是靠後的受邀者,抄錄的經文越少。
引發的佛光波動更少。
夏輕塵前面一位,幾乎沒有引發更多佛光變化。
最後,只剩夏輕塵。
空心於內心之中,低低一嘆。
本次聖佛參悟,可以告一段落。
等待佛光斂去,他們便可自行下山,遠歸故土。
此時,夏輕塵開始唸叨經文。
聽著似是而非的篇章,空心微微搖頭。
聖佛乃一代聖僧,佛性高絕。
看似相同,實則大相徑庭的篇章,是不可能引起他佛光波動的。
說夏輕塵是在褻瀆聖佛,其實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