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雲和傅瑾川對看一眼,果斷走過去,問了一個比較熟悉的村民,“麻嬸,怎麼了?這兒為什麼擠著那麼多人?”
麻嬸說話速度很快,聲音大,一會兒就讓孟雲和傅瑾川二人知道發生了什麼。
原來是段家村和隔壁村一起兌錢建了一個私塾,雖然說私塾,其實只有三間房,一間學生學習的,其餘兩間是留給那個先生衣食住的。
最大的是“教室”,裡面放置了十多個學習用的矮桌。
教書先生是一個考了二十幾年都落榜了的老秀才,雖然沒有考中功名,但是教這些鄉野山村的孩子已經足夠了。
但是雖然兩個村的村民都及其關心這件事情,直到今天基本建成了,也只有十二三個孩子報名交了費用了。
一方面是學費一年一個孩子八百文錢,對於絕大部分農民來說負擔很重,而且很多家裡不只是有一個孩子,只讓其中一個孩子上學不公平,但是幾個都上學那更不可能了。
另一方面,很多家庭裡,十多歲的半大男孩也是重要的勞動力了,送他上學了,平時就少了一個人幹活。
很多村民們不覺得自己孩子那個資質能考上功名,估計童試都過不了。那既然這樣,幹嘛還花錢讓孩子去唸書呢。
孟雲卻非常高興,”我之前只聽村民提起過,沒想到今天真的建成了。正好,我們家也有一個適合送過來上學的小子!”
這個私塾因為段家村願意提供土地蓋房子,所以就建在了這裡,倒是裡孟雲家不遠,走路十來分鐘就行了,石頭大男孩子跑著回來的話估計四五分鐘就行了。
至於每年的八百文錢,孟雲還是出的起的,醬油賣出去已經賺了很多了,她把配方和方法賣給了村民們又賺了不少。
傅瑾川當然對孟雲的決定沒有意見,他覺得趙石頭那個小子這麼野,的確應該送到私塾裡讓教書先生好好管教。
“唸書?我不去!”趙石頭一點都不掩飾他的厭煩,非常果斷的拒絕了。
然而,孟雲這次可不會順著他了,她比趙石頭更加堅持。
在孟雲看來,十二歲還有幾個月就要十三歲的大孩子,居然是一個不識字的文盲,別人家怎麼孟雲管不著,但是她既然有這個條件,就一定要讓趙石頭上了學。
不求他能有什麼功名,但是就像現代世界孩子接受九年義務制教育一樣,基本上可以聽說讀寫沒有問題。
“反正我不去!”趙石頭回到自己房間,把門“嘭”的一關。
孟雲很不解,“奇怪了,為什麼趙石頭那麼討厭唸書?”
喜歡農家王妃之撿個王爺來種田請大家收藏:()農家王妃之撿個王爺來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