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在酒樓中與數個士人雅聚,那酒樓中有一個說書人,口若懸河,抑揚頓挫地說起了宋太祖舊事。
說書人喝了一口茶,有板有眼地說道:“話說宋太祖早就圖謀江南,軍隊糧草皆備,可是遲遲不肯發兵。你們猜怎麼著?”
底下喝酒的賓客聽得津津有味,有人問道:“怎麼著?”
說書人道:“那是因為江南有一個人讓宋太祖十分害怕。”
人群嚷嚷開了:“宋太祖英勇神武、披荊斬棘,這天下之大,哪裡還有他害怕的人?”
“非也非也!這天下之大,卻偏偏有一個人讓宋太祖十分害怕。”
說書人勾起了眾人的興致,接著往下說道:“那人就是林仁肇!”
李煜聽得此人的名字,心中猛然一震。
說書人接著道:“這林仁肇身高偉長,臂力驚人,曾隻身火燒正陽橋,軍中人稱林虎子!與宋太祖交手數次,都大敗宋太祖。”
眾人唏噓不已,都道這林仁肇是個虎將。
“而且,林仁肇忠勇雙全,宋太祖徵兵南下,唯獨怕他。”
“既不能硬攻,便只能智取。此時,恰巧李煜的親弟韓王公入京進貢,宋太祖就將韓王留在了汴京皇都,好生招待……”
“韓王在宮中御園溜達了一圈,在皇帝的御書房前看到了林仁肇的畫像,大吃一驚,想林大太尉的畫像怎會出現在皇帝的書房中?”
“宋太祖便道:這林大將軍不日就要北上汴梁,先讓人送來一副畫像以表誠意。”
“韓王一聽,嚇得一身冷汗,林仁肇送中朝皇帝畫像,那一定是準備北上投靠中朝皇帝了。那還得了!便忙修書一封,十萬火急地送到了南廷國主手裡,請國主速速斬了林仁肇這個叛將!”
“果然,南廷的國主得知了訊息,懷疑了林仁肇……”
李煜腦袋一片空白,說書人接下來說了些什麼,他已經不記得了,他三五步衝上前,掐住了說書人的衣領,喝道:“你胡說八道!”
說書人僵直脖子:“宋太祖駕崩未久,我豈敢胡說八道?我若是胡說八道,我、我斷子絕孫!”
李煜放開了他,渾身迅速被無力和挫敗感席捲,他不記得自己是怎麼走出酒樓的,他已經成了天下人最大的笑話!
他中了趙匡胤的計,誤會了林仁肇,錯殺了一員虎將!
歉疚、自責、挫敗……他沉浸在這樣的心緒裡不能自拔,唯有千杯醉,才能麻醉自己,暫時忘卻痛苦……
來府邸的故臣越來越來越少,倒是徐鉉過了花甲之齡,早已看開世事,又向來是個『性』子清淡的,顧念著君臣關係,還曾記得看望李煜。
兩人在小廬月『色』中飲酒,談及金陵風物,歷歷往事,不由感慨萬千,徐鉉感慨自己人老,以後剩下的歲月不多,不知何時能重回故里。
而李煜後悔自己錯殺潘佑、李平,痛哭失聲。
又接連作下詞: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閒不卷,終日誰來?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風淨月華開。相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
其詞哀婉,其情悲切,聽之讓人潸然淚下。
不知怎地,這些詞文傳到了皇帝耳中,皇帝勃然大怒,將那些傳抄的詞稿撕成了粉碎!
“這李煜已經封爵,朕待他與那些江南遺老不薄,他竟還對他的江山念念不忘!既然他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客,那朕就讓他嚐嚐身為客人的滋味!”
七夕這日,是李煜的誕辰,曾經在金陵城時,每到這一天,歌舞管絃、絲竹悅耳,歌舞歡暢之音,好不熱鬧。
自被虜入汴梁之後,往來的親臣故舊越發地寥寥,到今夕過了戌時,竟還尚且無一人來。
一根燈燭搖曳不定,映照得房中昏暗不明,影子映『射』在牆上,層層疊疊,襯得寂寥孤單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