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聖一脈的具體情況,要比雲非墨所想的要複雜一點。
比如眾天對其他人似乎就沒有像對他與創世狂人那般熱心,不能說關係很差,而是他認定的好友範圍不過是滅境三天。
具體是什麼原因,或許無人清楚,畢竟,交什麼朋友,怎麼交都是一個人的自由,外人插手不了。
先前也有說,大多數人都和雲非墨相處不錯,唯一的例外,反而是與輔天不合的地冥尊者。
最大的問題,在於大概就是儒聖一脈雖說名字中有一個儒字,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佛門勢力。
雲非墨算是個散人,就算是接下的玄天天命,也不代表他會加入佛門。
這大概是唯一的分歧,總而來說,是無傷大雅的發展。
出於這個原因,雲非墨平時對外與人不過點頭之交,能讓他注意到的並不多,眾天算一個,創世狂人是另外一個。
然後……就沒了,一個能提出來的人都沒有。
主要是儒聖一脈的人不多,出現在他面前的全部加起來不到二十個,基本是點頭之交,論交情屬於勉強算是朋友一列。
雲非墨想要滅邪靈並付出諸多行動這個事,許多人都知道,這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至於這個目標為什麼沒達成?
當然是因為滅境就是邪靈的生存之地,解決了普通邪靈,又除不去邪靈一方的眾多高手。
比如,現在有名的滅境雙害,未來之宰與問天敵,論能為起步就是先天中拔尖的存在,起步也是邪天御武沒有被壓制實力的級別。
雲非墨的目標是他們,從原來的劇情裡表現可以看出,兩者都不是尋常簡單角色,而是智勇皆有的梟雄。
首先是無界主問天敵,介紹中有說這是昔日梵天的宿敵,氣勢囂狂、不可一世,曾經統領十音無界控制滅境半壁江山。
後來遭梵天擊斃於蓬萊天頂,墜入輪迴海中,但憑著一股怨氣保持元靈不散,後在佛業雙身幫助下,重新凝聚邪元復活。
而未來之宰,則是久遠前的滅境邪靈之首,與問天敵分佔滅境的半壁江山。
深謀遠慮,野心勃勃,武學修為深不可測,主張以破壞帶來重建,殲滅儒聖與修行者,開創屬於邪靈的康莊大道。
昔年曾在輪迴海與蟻天海殤君一戰,被海殤君以克邪聖器所殺。
兩人在輪迴海遭九連環計謀所算計,分別由一頁書與海殤君兩人所殺。
而眼下,海殤君暫且不說,創世狂人還沒大徹大悟,成為往後被人熟知的一頁書,更不知道他承接梵天天命。
雲非墨沒有把對付邪靈的事寄託在別人身上,只是能有個幫手的話,要比一個人行動要有把握。
對人他可以保證非必要不殺人,只不過,對於邪靈需要講江湖道義嗎?
當然不,可以拉人來一起對付邪靈,到時候大家直接併肩子上,沒有一個人逞強的必要。
眾天或許是看出了這些,對於雲非墨的意願表示尊重,轉而想將另一些人介紹給後者。
這個有意無意的打算,正合了他的想法,兩人商議了一下決定明天就去一趟西丘。
西丘內中是滅境存在的少量修真者勢力。
西丘三君,分別為蟻天海殤君、靜天雲岫君、怒天山濤君。
其中海殤君是滅境先天人,西丘三君之首,為人至情至性,才智武功卓絕,因厭倦滅境的江湖恩怨而隱居於西丘。
人還是一頁書的生死之交,大概是殺未來之宰與問天敵的途中結下的情誼。
只餘其他兩個,倒是沒有過多的瞭解,到時候可以注意一下,出門在外要小心被人坑。
這方面,金鎏影那一出已經給他很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