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犬養將軍那邊的戰報匯總完畢,整個印度戰役雙方的傷亡算是有了具體數字了。”
“嗯,唸吧。”
“遵旨。”方正化清了清嗓子,翻開一本厚厚的冊子:“自天啟二十六年,我朝定下西征印度的國策後,經過三年多的準備,於天啟二十九年1647)五月發兵,截止到天啟三十年一月十五日。我大明累計投入陸軍264.5萬,海軍35萬含運輸船隊人員)、海軍陸戰隊7.5萬。各類後勤技術保障人員、民夫等近八十萬。經過八個月的激戰,除美洲的遠東集團軍的23萬陸軍和一萬餘海軍未發生大規模戰鬥外,其餘參戰各部隊,在印度戰場上,累計陣亡、傷重不治的,人。因傷致殘的人。另有各級傷員人,這些傷員或已治癒或遲早會治癒。最後就是失蹤的382人。”
“這就是永久性的損失了超過22萬的青壯啊。敵人呢?”
“根據錦衣衛的情報匯總,以及仰光司令部的綜合分析。此戰,歐盟和奧斯曼在印度戰場累計投入陸軍230萬含印度師30萬,土庫曼烏茲別克騎兵5萬),海軍的具體人數不清楚,但若是把運輸艦隊加在一起,肯定超過25萬。目前收集到的資料表明,在天啟三十年1648)一月以前,只是在印度戰場上,我軍殲滅敵軍就超過三十五萬,俘虜六十三萬有餘。
在一月的孟買戰役和後續的索科特拉伏擊中,陸地戰場上我們的炮擊讓許多防線上的印度人都化為了齏粉,實在是沒法統計具體數字。據最後被俘的敵軍統帥杜倫尼交待,他一開始在孟買外圍防線放置了十個印度師,十五萬人。而後來我們只俘虜到三萬多印度人,呃,姑且算是殲敵十二萬吧。另外再算上在孟買巷戰中的五萬餘斬獲,孟買戰役,陸軍的戰果是十七萬殲敵,五萬餘俘虜。
索科特拉伏擊方面,敵人一共是948艘運輸艦。累計被我海軍擊沉135艘,俘虜376艘。還有437艘逃走。事後經過統計,這376艘被俘的運輸艦上,有歐盟的陸軍人。被擊沉的135艘運輸船上,大約有近七萬人。以上數字,再加上孫傳庭等人在中亞殲滅這麼算下來的話,我軍一共是殲敵49萬餘,俘虜近89萬。
以上是印度戰場的資料,若是加上中亞戰場。則雙方最終的戰損是:我軍陣亡人,因傷致殘人。西奧聯軍算上其僕從部隊,累計陣亡59萬餘,俘虜110.5萬餘。另外,西奧聯軍在孟加拉大潰敗的時候,部隊散亂,很多人跑進了荒山野嶺,因此在失蹤人數這一塊上,敵人的失蹤人數,起碼超過五萬。”
“嗯,敵人230萬陸軍參戰,實際損失了173萬以上。這麼算起來,對方還有近六十萬逃回去了?”
“皇上,這裡面也有講究。敵人苟活下來的近六十萬人裡,跟著瓦倫斯坦從奧斯曼陸地上去歐洲的十個印度師就不說了。便是剩下的四十二萬多人裡,有十個奧斯曼師一直駐守在波斯,根本沒有開進印度或者中亞戰場。最後的這二十七萬人裡,有十二三萬還是奧斯曼的軍隊。總之,歐盟這次從歐洲本土開過來的陸軍實際參戰人數達到135萬,最後只跑回去了十五六萬。”
“原來如此,很好,這樣朕的心裡就舒坦了。”
“皇上,如此大捷,不要說本朝,就是細數歷朝歷代,都難有如此大捷啊。奴婢謹為皇上賀!此戰之後,我大明已經是無可爭議的當世第一強國了。”
沒錯,這一仗,歐盟135萬人參戰,損失了近120萬人。奧斯曼人動員了72.5萬含烏土5萬),實際參戰57.5萬。損失了四十多萬。這對於兩者,尤其是核心民族卡斯蒂族全族人口不過一千多萬的西班牙來說,是慘重到無法接受的損失。
大明自身的損失也很大,永久損失的青壯也超過了25萬。但是這25萬里,起碼有五萬是藩屬國的軍隊。
當然,20萬的損失也不小,可是對於人口總數超過一億三千萬的漢族來說,雖然很痛,但還是可以承受。
除了戰損之外,更重要的是,大明重新拿到了印度:這是在這個時代,人口總數就超過一億,而且氣候溫暖,出產富饒,人民馴服的地方。有了這塊地盤後,大明及其藩屬國就不用內卷,國內的許多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可以說,這一仗之後,只要朱由棟自己不作死,那麼這場遊戲,最終的勝利者,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皇上?”
“嗯?還有什麼事?”
“皇上,這麼多俘虜,怎麼辦呢?”
“你覺得該如何處置?”
“照理,我們和西賊幹仗也有幾十年了,以前雙方都是允許對方拿錢來贖回的。只是這一次,奴婢覺得,一方面,西賊肯定拿不出這麼多錢來贖人。一方面,這麼多精壯,真要被贖回去,那將士們的犧牲可就白費了。”
“你說得很對。這次別說菲利普沒錢贖人,就是拿錢來贖人,朕也不幹了。不過超過百萬的俘虜啊,嗯,內閣和樞密院可都有條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近幾日,德里、仰光、北京,多番電文往來。各位重臣都未能形成一致意見。所以他們讓奴婢來向皇上您請示。”
“哼,此事有什麼難辦的?你去把藩國的各路領兵君王或者世子叫來,然後讓劉招孫去主持一個俘虜拍賣會。把這些傢伙給藩國們分了便是。哦,也不能光賣給藩國,發電讓國內的幾個大商家,還有建設部的官員都來。這麼多家一起出手,一百多萬壯勞力,只怕是不夠分咯。”
“咦?皇上這個方法好。現如今,印度拿下後,國內生產肯定會有一個大的增長,到時候各地的礦山什麼的肯定缺人。”
“是啊,此事你先下去跟內閣和樞密院知會一聲,他們不反對的話就這麼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