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印度人的戰鬥意志為何如此的薄弱?從10月5日開始,二十個印度師南北對進,兩面圍攻張巡寨、南霽雲堡和許遠堡。可不管是南線和北線,三天下來,進攻的一方總是一觸即潰。
“可惡啊,這些該死的印度人。我算是能理解九年前中國駐印軍官們的無奈了。這開伯爾防禦體系,當年被奧斯曼人用炮火犁了好幾遍,之後又荒廢了八年多。可以說,這個殘破的防線,若是我們歐洲精銳來進攻,就算三天內打不下來,至少也能有效推進。可是這些印度人……”
“閣下,現在我們該怎麼辦?照最近三天的進攻力度來看,除非中國人自己彈盡糧絕,否則這些印度人絕對攻不下來此地。”
此時給瓦倫斯坦擔任參謀長的,乃是當年魯道夫一手提拔起來,在第一次歐奧大戰中,率軍拿下耶路撒冷,逼得菲利普捏著鼻子給他封爵的庫蒂尼奧。在西班牙拿下印度後,魯道夫當年的親信軍官們,大多數都被明升實降了:菲利普給他們更高的軍銜和爵位,在印度給他們封地,然後將其徹底趕出了西班牙陸軍的體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對於此時的局面,庫蒂尼奧表面上看起來很焦急,其實內心深處……嗯,高興倒不至於——至少在這個時候,他雖然仍然對菲利普有著深深的懷疑,可是來了印度這麼多年,在這裡治下豐厚的家業,加上年紀越來越大,給魯道夫之死尋找真相併且報仇的想法已經越來越淡了。
不過,他還是很不爽菲利普就是了。所以,其內心深處這會兒相當淡定:這場戰爭,贏了最好,輸了也無所謂。只要我在印度的大莊園能夠儲存下來就好。
“庫蒂尼奧,最近北方的侯賽因來電報了嗎?”
“最近的一封是一個半小時前到的。侯賽因司令官說,目前中國人的主力兵團已經抵達撒馬爾罕城下,開始了進攻。不過烈度不是很強,防守問題不大。另外,他率領的主力部隊已經抓到了敵人的遊擊支隊,將在最近兩三天內與敵人展開決戰。對於我們暫時無法北上,他雖然很是不滿。但他也表示,如果中國人的主力兵團就是這麼低烈度的對撒馬爾罕進攻,那我們去不去都無所謂。”
“咦?”聽完庫蒂尼奧的報告,瓦倫斯坦的眉頭緊緊皺在了一起:“請幫我拿一副北線的兵力配置圖來,不,閣下,馬上召開參謀部會議,我要詳細瞭解北線的情況。”
……
與此同時,中亞,阿姆河以西一百餘公里處。
“閣下,我們和中國人的殿後部隊再次激烈交火,中國人又一次倉皇逃竄。”
“哈哈哈,這些不識地理的傻瓜,再往前面走,就是卡拉庫姆沙漠哪!雖說裡面綠洲和牧人都不少,但是沒有可靠的嚮導,他們可找不到藏在沙漠深處的綠洲。再說了,就算找到了又如何?那些綠洲還能供養他們數萬大軍?”
自九月五日,侯賽因率領七個師的奧斯曼軍隊和五萬土庫曼、烏茲別克騎兵離開撒馬爾罕,出城追擊李自成、張獻忠的支隊以來,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
三十三天的時間裡,侯賽因叢集與李張支隊大規模戰鬥兩次,小規模戰鬥無數,雙方大約各自損失了兩萬餘人。
雖說在損失上差不多,但是戰鬥打得越多,侯賽因的信心越足:中國人這會是無後方作戰,雖然可以一路擄掠沿途土、烏居民的糧食、牛羊,但是這武器彈藥是無法補充的。所以,只要本方軍隊始終在對方後面吊著,持續不斷的交火,總有一天,耗也耗死對方了。
後續的事態發展,證實了侯賽因的想法:在十月一日的查爾朱會戰中,中國人的騎兵部隊雖然馬種處於弱勢,和本方的烏、土騎兵對沖起來顯得很是吃力。但騎兵們以冷兵器的為主的戰鬥,他們表現得卻極為頑強。但是中國人的步兵部隊,在與他率領的奧斯曼陸軍激烈交戰兩個多小時後,居然拋下遠方戰場上的騎兵,自己逃跑了!
如此一來,中國人彈藥不足應該是肯定的了。追!追下去,把這些該死的中國人全部殺死!如此,自己不但穩定了中亞戰線不說,還很有可能倒推回去,按照大維齊以前的設想,率軍進入中國的新疆。
然而,志得意滿的侯賽因沒有想到的是:其一,十月一日那天,在李自成的步兵隊向西退走的時候。張獻忠的騎兵隊卻是向北退走的。其二,自己這十二三萬的大部隊,雖說是把李自成的部隊追進了卡拉庫姆沙漠。可是自己也進入了這片沙漠,並且離水源充沛的阿姆河越來越遠了。
十月十日,侯賽因率領奧土烏聯軍繼續追進李自成部,直到上午九點,收到了一封來自開伯爾的電報。
“侯賽因閣下,在仔細閱讀了您發來的戰報,以及我方參謀人員反覆推演戰場局勢後。我認為,您現在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李自成和張獻忠在北美極為艱苦的環境下,面對我方的精銳部隊,依然表現出了極強的韌勁和極高的軍事素養。如此傑出將領率領的部隊,不太可能連戰連敗,也不太可能控制不住本方彈藥的使用。敵人很可能引誘您深入沙漠,然後步兵部隊盤踞在一座綠洲上固守,而騎兵部隊則切斷您的補給……在我多年的軍旅生涯中,示弱以敵,引誘敵人步步進入我事先設計好的埋伏圈的事情,我做了太多。請相信我的直覺,千萬不要離開阿姆河太遠——衷心期望您平安無事的瓦倫斯坦。”
喜歡全球戰國請大家收藏:()全球戰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