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大概明白了,吉林建省,就是要為我大明再開一糧倉是吧?”
“不錯,瑤草啊,自皇上取消人頭稅後,這民間隱藏人口就失去了意義。所以最近幾年,我大明人口猛增。根據最新的黃冊資料顯示,整個大明兩京十八省,現在有一億八千七百餘萬口。娘希匹,以前朝廷那麼較真的清查人口都沒把這些人查出來,真不知道他們以前是怎麼藏起來。呃,偏題了,總之呢,這麼多人,遇上這種全國性的極端天氣,哎,不事先準備,說不得,真的會有不忍言之事啊。”
“老師所言,弟子深感憂慮。只是弟子聽說,小冰河期的一個典型表現就是北方氣溫下降並且降雨減少。這,如此一來,吉林的農業豈不是完全沒有希望,這大糧倉從何建設起來啊?”
“皇上在為徹底解決我大明糧食隱患方面,定下了幾條調子。一是繼續大力推廣原產於美洲的高產作物。二是加強對南洋諸國的掌控。三是推行攤丁入畝,減輕農民負擔。四是制定大明本土糧食收購保護價。五是試行集體農場。”
“集體農場?”
“不錯,這就是你要去吉林做的事情。瑤草啊,我大明因為太祖建國時就有意識的保護小農,所以雖說經過多年土地兼併,但是真正的,如漢末三國時期,那種垮州連郡,閉門成市的世家大族,我大明是沒有的。這雖然是極好的,但也造成了一個新的問題,土地過於分散,不利於集中經營。
皇上說的集體農場,是指至少以五十萬畝土地起步,只種一種作物,統一用水,統一施肥,統一管理的,全新的農業生產模式。”
“皇上果然是蒼龍轉世,無所不知啊!”狠狠的一擊雙手,馬士英完全的激動了起來:“若真要這麼做了,這農場的產量起碼比普通小農的土地多上兩三成,而其中的損耗最少降低五成!”
“哈哈哈,現在你明白吉林建省的重要性了吧?我大明內地,在小冰河氣候下,在南方推行這個政策肯定見效更快、更好。但是南方......”老溫搖頭笑了一會:“也就淮安府常年被黃河淹沒,若是大堤修好了,可以拿回數十萬畝田地,還有就是建省沒多久的湖南省,還有一些好地。但真要說大面積的耕地,還得松嫩平原以及未來的三江平原。”
“弟子明白了。”
“嗯,瑤草,現在知道你身上的擔子有多重了吧?根據前期去修建沈撒鐵路的勘探人員估計,新建的吉林省,可耕地面積不下五千萬畝,而且這會兒幾乎都是無主之地,也就是說,他們都是朝廷的土地,可以讓你可勁兒的建農場!”
“弟子知道了,弟子去了吉林,首先就是清丈土地,然後劃定農場範圍,儘可能不出賣耕地。”
“正是如此。”對自己的得意弟子示以鼓勵的眼神後,溫體仁又把目光轉向了高宏圖。
“研文。”
“下官在。”
“朝廷除了在天啟十年新建吉林省外,還將新建漠南、漠北、漠西三個蒙古自治區,這個事情監國殿下已經請到了皇上旨意,調新疆巡撫丁啟浚出任我大明的第一任護蒙古中郎將。”
“嘶~沒想到強漢時期的護匈奴中郎將,護鮮卑中郎將這樣如此揚我漢家威風的官職竟然在我大明覆生了!丁亨文這輩子註定青史留名了啊。”
“是啊,恢復強漢的官職並出任之,誰都想去做啊,可是誰讓皇上選了他呢。”攤攤手,溫體仁笑了笑:“新疆巡撫之位,研文豈有意乎?”
“下官多謝元輔成全。”
“嗯,你去了新疆,除了和當地異族搞好關係外,主要的任務也是新建集體農場,新疆那地方,常年少雨,土地都是靠雪水灌溉,所以無所謂什麼小冰河氣候,只要掌控得法,一樣會有很多糧食。此外,據聞新疆日照強烈,非常利於棉花生產。你在那裡,也要多種棉花。如此,內地的糧田被改成棉田的也要少很多了。”
“下官明白了。”
“哦,對了,差點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拍拍腦袋,溫體仁道:“既然是發展農業,怎能沒有好的種子。研文,你命好,皇上從沖齡開始就責成現任廠公以及大司空研究雜交作物,一開始是雜交水稻,後來也有雜交小麥。前些年,我們打下蒙古後,大司空用目前我大明最好的小麥與草原上的牧草雜交,得到了一個新的品種,產量不是很高,但是抗旱,抗暴曬,你把這份新種子帶到新疆,正當其實。”
“哈哈哈,多謝元輔,多謝大司空,多謝方山的各位教授。”
“至於你。”溫體仁轉回頭來對馬士英道:“你以為朝廷為什麼非要在天啟十年新建吉林省?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我方山科學院農學實驗室的教授們,在日本的北海道找到了極為耐寒的新稻種。”
馬瑤草聽到這話,頓時激動地全身擺動了起來:“老師!這下弟子心裡完全有底了。”
“哈哈哈,你們都好好去做。本官也徹底的跟你們交個底,集體農場,是我大明為了解決將來的糧食問題做的全國性實驗,在這次實驗裡獲得成功的人,必然簡在帝心。現在,南方的淮安,是倪元璐。長沙,是黃道周。你們知道,自己身上的擔子有多重了嗎?”
話說到這裡,馬士英和高宏圖都無比慎重了起來:“請老師元輔)放心,必不讓次輔專美於前!”
喜歡全球戰國請大家收藏:()全球戰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