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不講書本上的知識,殿下,這是臣昨天從皇上的通政司隨員那裡拿到的最新奏章抄本,你且先看看,然後分析一下里面有什麼門道。”
“是。”
李嘉拿給朱慈燚的,是一堆奏章,不過這堆奏章,雖然上奏的人不同,文采差異也很大。但就內容來說,卻是基本一致的:淮河兩岸的官員、士紳,一致眾口交贊大明信王殿下,淮安御史朱由檢,工作認真負責,辦事雷厲風行。出任淮安御史三年間,挖出貪官汙吏九十八人,涉案差役無數,查沒髒銀兩百餘萬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殿下,如何,可有什麼想法?”
“六叔好厲害啊!先生,六叔可能是最近幾年,我大明風頭最盛的御史了吧?”
“哈哈,以親王之尊擔任御史,查起案子來百無禁忌,信王殿下當然是最近幾年風頭最盛的御史了。嗯,除了這一點,殿下還想到了什麼?”
“呃......”苦苦思索一陣後,朱慈燚輕聲道:“莫非,淮河兩岸的貪官汙吏還有很多?而且和當地士紳勾連得極深。他們如此稱讚六叔,其實是想讓六叔升職,然後調走?”
“哈哈哈,殿下真是聰慧過人,不錯,這便是這群官吏、士紳的本意。”
“可是,先生。如此淺顯的門道,連學生都看得出來,那父皇會看不出來?”
“皇上當然是看得出來的,但皇上也能從裡面看到當地官僚士紳的第二層意思。”
“第二層?這個,請恕學生愚鈍,看不出來。”
“這第二層意思,就是當地士紳豪商們在向皇上示威。信王殿下搞到這個程度,已經是他們能夠忍受的極限了。現在讓信王走,那大家面上都好看。若是還不讓信王走,那他們就要採取進一步措施了。”
“好膽!”輕輕拍了一下桌子後,朱慈燚又轉為擔心:“他們不會對六叔不利吧?”
“難說。”李嘉深吸了一口氣:“當年臣還是新加坡知州的時候,苦於新加坡漢人數量太少,想要從內地吸納百姓到新加坡定居。當時皇上剛剛定下廢漕運轉海運的國策,百萬漕工眼看就要生活沒有著落。臣想著,如此一來,我帶你們去新加坡應該沒有阻力了吧?結果臣去了那裡招募百姓,差點就被漕幫給淹死。”
“殿下,你要記住,任何時候,動了既得利益者的東西,那對方一定會非常不滿的。若是你本身足夠強大,那他會表面隱忍,暗地裡使壞。若是你本身並不夠強大,那對方就會直接操刀子捅你!臣當年不過是想招募一兩萬百姓去新加坡而已,這點人數,對於百萬漕工來說簡直微不足道。就是這樣,還讓漕幫下了黑手。現在信王殿下都把兩淮的官場給鬧翻天了,那些傢伙能夠忍到現在,已經是因為皇室這些年威嚴日盛,以至於他們不得不忍罷了。不過,這些奏章居然公開送上來了,那就說明,他們不想忍了。”
“哎呀,那六叔豈不是很危險?”說完這話,朱慈燚又很是喪氣的說道:“可是父皇若是把六叔調開,那豈不是前功盡棄?”
“以臣對皇上的瞭解來看,皇上是不會受這樣的威脅的。而且以信王殿下嫉惡如仇的性子,就算這會兒皇上要調他走,他也會上書爭辯。所以,接下來,皇上肯定是加派人手,加強對信王殿下的保護。不過殿下,這些,不是為師想教你的。”
“......先生,學生明白了。只是抓了幾個貪官,當地士紳就有了殺害國家親王的念頭。若是學生對太子之位有了心思,那對方的反擊就不是想殺人這麼簡單了。”
“......殿下能夠想到這一點,臣至此方才放心了。殿下,臣入藏之後,就沒法在您身邊為您抵擋各種明槍暗箭了。所謂天家無情,是因為他涉及到了人世間最大的權力和利益,在這方面的爭奪,容不得半點私情。殿下是極好的,臣一直深信,殿下將來一定會取得極大的成就。但是要做到這一切,現在的殿下,必須要韜光隱晦。從你跟著皇上出巡開始,這近兩年的時間,你比皇次子殿下耀眼了實在太多......”
“是,學生明白了,謹受教。請先生放心,學生一定保護好自己。未來,要麼先生從雪區出來,學生請先生去我的封國出任首相。要麼,學生入藏,與先生共同消滅這萬惡的農奴制!”
喜歡全球戰國請大家收藏:()全球戰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