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主僕二人不用這些虛禮,說吧,吾讓你去統計整個大內的人數,你都弄好了麼”
“是,經過大半年的統計,奴婢最後確認的資料如下在宮城以及西苑內服侍皇爺、小爺以及各位貴人的宮女共計一千七百餘人,內官兩千三百餘人。在皇城內從事各項諸如修造、運水、採買、洗衣等事宜的內官、宮女,共有一萬五千八百餘人。再加上各地藩王府裡的、鳳陽府祖陵的、南京的等等。整個大內,實有宮女四千兩百餘人,內官兩萬三千餘人。此外,大內二十四衙門下屬的諸如印刷、庫房、火器製造等等有著諸多的工匠,總數約莫七萬兩千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嘶怎麼這麼多”
“小爺,這個工匠的數量可不光是北京城裡的啊。南京、成都的織工,景德鎮的瓷器匠人,都算啊。”
這就是萬惡的封建皇權帶來的惡果了什麼都要自己弄,結果必然是員工越來越多,效率越來越低,然後大家拿到的錢越來越少。
不過總的說來,這點人確實不少,但比起後世康麻子說明朝光是紫禁城裡就有宮女九千,宦官十萬要少很多了。
宦官十萬紫禁城在後世成了熱門旅遊景點,旺季的時候每天只限四萬人入內參觀,就這樣都是人擠人了。十萬宦官還人人24小時在裡面待著,那紫禁城得擠成什麼樣子
“這麼多的人,每年花銷大概多少”
“小爺,糧食呢,大內是直接從戶部調,這個是肯定夠的。錢嘛,前年是四百二十萬兩,去年是480萬元。”
“這麼多錢”
“是,小爺。這筆費用,每年金花銀和皇莊收入大概可以承擔一半,剩下的一半,就得二十四衙門下屬的各個廠房把東西賣出去才能掙回錢來。”
大明朝每年除了收貨幣稅也收實物稅,其中糧食一項就有兩千多萬石,所以糧食什麼的至少皇宮是不缺的。但是錢這個東西
咱們算算啊。圍繞著皇帝、皇子皇孫以及各個妃嬪的宮女、宦官、工匠,一共差不多十萬人。一年總的花銷就有480萬元。這其中,皇帝一家子姑且算一半。那剩下的人一年就花240萬。平均到每一個人身上,一年就是24元。
表面上看起來是不錯的,不用擔心吃飯的問題,每月還有兩元收入,這都和橫海衛的新兵一個待遇了。
但實際上,這是平均薪酬。而平均薪酬是個啥,大家都懂的。你能指望一個太監和一個剛入宮的小宦官拿一樣的薪水麼
“很好,大內的人員構成吾清楚了。現在,吾給你新的任務。”
“是,請小爺示下。”
“第一,儘可能的把工匠和大內剝離。該還給工部就給工部,剩下的看方山那邊要不要。實在是太差的,就給一筆錢遣散了。”
“小爺”
“忠賢啊,吾方才大概算了下,一個低階內官或者宮女,每月薪酬不會超過一個銀角吧”
“那肯定是沒有的。奴婢在被小爺簡拔起來之前,每月除了免費吃飯,每年有四套衣服外,就只有一丁點的銀渣子。”
“所以啊,內官和宮女都這麼慘了,外圍的工匠豈不是更慘這樣的工匠能做出什麼東西來以前還可以仗著是宮內的廠房強買強賣,而現在有了方山雜貨鋪大內的工廠還能掙錢麼剝離吧。這麼多的匠人,離開了大內,只會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是,奴婢明白了。不過小爺,工廠剝離後,大內的支出”
“這就是吾要說的第二步,慢慢的縮小內官規模。特別是宮城之外的內官,逐步裁減。以後宦官宮女保留宮城內四五千人的規模就足夠了。”
“小爺,這樣做,豈不是讓為皇家效力的各個部門都”
“沒有關係,以後這些東西都可以用購買服務的方式,到民間尋求合作方。忠賢,吾是深信你們的,但是你不覺得如今的大內,人實在太多,成分也太雜『亂』了麼這內官多了,非但不值錢,還容易惹人厭。大量耗費國帑不說,連皇室的安全也得不到保證。吾已經和皇爺爺商量過了,裁員,只裁宮城外的,如此,宮裡的貴人不會缺人伺候,而效率卻會成倍提升。留下來的內官、宮女們,其每月的例銀也會增加不少如此,再有些『亂』臣賊子想要收買內官來害吾,這至少得出些銀元吧。”
“是,奴婢是小爺一手提拔起來的,若是沒有小爺,奴婢就是個掃大街的。所以,只要是小爺交代的事情,奴婢哪怕惹得整個大內都嫉恨奴婢,也一定會為小爺辦好。請小爺放心,一年之內,奴婢一定按照小爺的要求,把全國所有的內官數量降低到五千人以下。”
“錯了,吾對這個事情的進度並不急。你慢慢來,爭取五到十年內,逐步的減到五千人以下。吾可不想減得太急,哪天晚上就被小宦官們給殺了。”
“奴婢惶恐,請小爺放心,奴婢一定緩緩徐圖此事。”
。
喜歡全球戰國請大家收藏:()全球戰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