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接下來上場的姑娘們,大多也都是古琴,也有彈的非常出色的,只是跟李念恩還是有一點差距。
等到該李蓁蓁演奏的時候,就感受到這場上安靜了許多,所有人無論是猜忌的還是說懷疑不信任的都有,但是唯一不變的就是李蓁蓁非常坦然的面色。
胡琴在她的心中就是神聖的,以前沒有這樣的感覺,直到現在回到京中之後就愈發的感覺明顯,這是為什麼,可能是因為遠離了自由吧。
也有可能那是她想要的生活,胡琴是她之前去有理,跟那些塞上人學的,那裡的姑娘可不是這樣嬌弱的不行,每一個就是臉上紅紅的,身子很壯實,整個面板都散發著健康的顏色。
之前李蓁蓁沒有想過,自己竟然會嚮往這樣的生活,現在卻是無比的堅定。
若是說她真的有什麼牽絆,大概就是之前對於她的這一份情懷還沒有放下吧。
穆琅看著臺上已經坐在椅子上面的姑娘,她明眸善睞,唇紅齒白。
完全沒有塞上女人的壯碩爽朗,但是卻給人一種感覺,她是屬於那裡的。
她的心是屬於那裡的,無論到了什麼時候,那一顆心也從累沒有停止熱血。
當琴絃第一下彈開,嗡的一聲刺進了人的腦海裡,不由自主的被吸引過來精力。
這好像是根本不屬於這個皇宮裡面的聲音,也是這些文官們沒有接觸過得樂器,這是為什麼,就是她們從來沒有接觸過戰爭。
以前說過的那些也都是從書上了解到的,不是切實體會到。
但是整個曲子開始,那些曾經上過戰場,駐守過邊疆的人,很能感同身受,甚至漠然生起了一種敢動畫,那些的日子是他們這輩子都無法磨滅的記憶。
他們去到那裡,是為了國家是為了國土,,是為了萬萬的百姓。
但是現在身上精瘦的肌肉已經大腹便便,就是矯健的身資也已經變成了多走幾步就要坐轎攆。
他們早就已經不是那個熱血漢子,也早就已經回不去了,但是面前的這個不過十幾歲的女子,她的領悟是否要比她們更加深刻呢。
仔細聽著她每一個音符,是那樣的憤慨激昂,也是樣的振奮人心,她像是一個指揮官,把這些人堅守的最後一道防線撞開,再也無懈可擊。
那悲壯淒涼的聲調,好像不適合現在這樣的場合,但是才剛有這樣的感覺,就發現這聲音驟變。
好像跟剛才一點都不一樣,那種蕭條之感也蕩然無存,那歡快的調子好像是打了勝仗的將士們在歡呼雀躍,鼓舞慶祝。
又像是所有的百姓都過上了幸福美滿的日子,所以才會臉上面帶笑容,這是屬於她心中的花園。
是屬於這些人最原始的那份念想,這歡快的拍子慢慢的緩了下來,又有點像那塞北沙堆上的風。
有些猛烈,但是熱乎乎潮乎乎的感覺,吹進了每一個人心裡。
這一曲盡了,李蓁蓁收了自己的琴,站起身來謝禮,默默的離開了臺上,回到了一個邊角坐了下來。
眾人還都沒有從剛才那一曲中走出來,在等回過神的時候就發現,臺上早就已經沒有了那女子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