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吧,今天就到這裡,不要驚慌,不要擔心,回去該做什麼做什麼,有事情再通知。”
鳳傾若有所思中解散了這一晚的會議。
…..
“……水匪共患,遇襲,十人遇害,五人失蹤……廿二四,長川河陰,北上之船,遇水匪,與之大戰,損近百人,亡十七,二人失蹤……”
“孃的,不查不知道,一查這麼多人失蹤,這都堆在一起了,這拓跋翎是怎麼監管的?還是一方郡王……”鳳玖翻著手裡的東西,耳邊聽著花青的念詞,眼中看著下面摘星的手書,忍不住黑著臉爆了粗口。
“郡王莫過憤怒,這卷宗是近二十年的,這些人數其實算起來並不足為奇。”云溪心中亦有自己的看法,不過聽到鳳玖這樣說話,還是開口勸阻了。
“不管怎麼說,拓跋郡王肯將這東西給我們,已經算得上是光明磊落了。”確實如此,按說他們去的人已經說明了自己要查的是什麼,若是別的地方官,或許就將這些卷宗毀了,不拿給他們,更或者拿假的來騙他們也是有的,偏偏拓跋翎二話不說就將所有相關卷宗呈了上來,不然的話,只怕他們這時候還根本就不可能看到這些真實的訊息。
此舉要說,也算得上是光明磊落了。
“光明磊落有個屁用!”鳳玖卻不以為然,“作為地方官,那便是一方母父,連自己的子民都護不住,這不過二十年,竟然就已經發生了不下百起如此的搶劫大案,其中死傷嚴重,包括那失蹤的更是有三五百之眾,這可到底是怎麼回事?這種地方官,拿來有何用?”
鳳玖仍舊難掩心中鬱氣,說話都拍了拍桌子,“看看,看看,這麼多人,能看麼?能看麼?虧的還說這拓跋翎能幹,要本郡王說,就是虛有其表!”
“郡王言之差矣。你且細看這些人,雖說都是在荼州附近出的事,但實際上,這其中的人士,卻沒有幾個真的是荼州本地人的。”云溪搖搖頭,面含輕笑。
鳳玖一聽,睜大眼睛:“當真?”連忙捧過那一堆已經仔細翻過的卷宗來看,一一看下來,連看了好幾本,眼中直直詫異,“居然當真是如此!”
“唉,不對不對!云溪,你這話可是又將本郡王差點繞了進去了!這些人雖不是她的子民,卻終究是在她的地盤上出的事,怎麼能就不算她的事了?我看那拓跋翎還是要不得!得了,我看這次他們世女請封的事情,本郡王還得提醒著皇姨母注意了,可不能輕易地應了他們去!這寧海郡他們佔得也夠久了,尸位素餐,就該嚐點兒厲害的!”
寧海郡,便是拓跋氏的封地,一代一代,固守下來,而荼州便是寧海郡首府。
云溪搖搖頭:“哪有郡王說得這麼簡單?就算不請封世女,難道拓跋玉就不算是正經的繼承人了嗎?你可別忘了,那是寧海郡,不是別的地方。近百年來,不是沒有鳳帝想過動那裡,但是,想動是一回事,能不能動,動不動得了又是一回事。”
如果說長安侯是後起之秀,在這胤國早已經沒有什麼人還能封侯得爵的時候做了一個後來者居上,那這拓跋氏便是異性王侯的不滅的煙火。
擁有封地重鎮,並且一代代治理賢良,在寧海郡,實際上是鳳帝還是拓跋郡王已經沒有太大的差別了。
老百姓才不管上面的人是誰,只要自己有好日子過就行了。而現在的拓跋氏,或者說一直以來的拓跋氏,都讓這些人日子過得很不錯,在寧海郡,在荼州,甚至可以說,只識拓跋王,不知大胤皇。
所以,想要像鳳玖說的那般,還真是不可能的事。
當然,最重要的是,拓跋氏一代代的傳下來,也一直兢兢業業謹守本分,就算鳳帝想找麻煩也找不了,到底天高皇帝遠,沒有個好藉口如何行?
因而也可見,想要實現鳳玖的一番想法,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拓跋氏反了,然後,名正言順的出兵平定。
然而,那寧海郡的拓跋氏能一代代傳到現在,能使傻的?可能反嗎?都是老實人,守本分,才能活得更長久。
爭鬥、拼搏,那是亂世之中的行為,在太平盛世裡,不顧一切的反抗,只可能是自找死路、垂死掙扎。在太平盛世裡,安分老實人才能活得好。
云溪看到鳳玖臉上的凝重,心裡面也有些感慨,這個一向衝動,毛毛躁躁的明珠郡王,終於也開始成長了,一點點的,雖然很慢,但是卻很明顯的是在成長了。想來也是,也該成長了。
她垂著眼尖,翻看著手裡的東西,一堆搬來的卷宗擺在桌案之上,已經是看了一半多了。又瞥了一眼摘星揮毫奮筆疾書的記錄,點點頭,明顯是自己也將這一番話慢慢琢磨過來了。
云溪又有些欣慰,論理來說,她只不過比鳳傾大上三歲,比鳳玖也大不了多少,但是看著鳳玖,卻始終都覺得她像一個孩子一般,忍不住拍拍她的肩:“好了,都開玩笑呢!你也別想太多了。畢竟要說起來,這拓跋郡王和王爺的關係其實還好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雖然說云溪沒有跟隨鳳傾去蘭城,因此那途中發生的事情很多都不甚瞭解,但是這並不妨礙她瞭解很多東西,尤其是這種人際關係人情往來,更是需要她操心和打理的,必須將這些方方面面照顧得到,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而且,就算不知道當初那些事情,就憑著人家把卷宗全都一本不落的送來了,那就是一份人情了。這都算在示好了,接都接了,難不成還真要把人再收拾一把?那就太說不過去了。
一邊的鳳玖也點點頭:“是,是我魯莽了,一時氣急,實在看不下去,才有了這一番口誤。”
想到這裡,她又說道,“對了,那邊的人安排好了吧?這時候還是不要出一點岔子。”
因為明珠郡王獻藥,不過兩個月的時間,鳳帝的必死之症已然痊癒。
從鳳帝醒來之後,得知朝堂近況,就狠狠的將太女和三皇女叫來面聖,然後狠狠地批評了一回,最後罰兩人回府面壁思過,不得上朝。
然後,又以一貫的雷霆之力,將朝中早早站隊太女和睿王的人一一清算,一時間,朝堂震動,人心惶惶。
畢竟,鳳帝是怎麼樣一個強勢的君王,二十多年難道還不夠這些朝臣瞭解清楚的麼?
鳳帝真要動怒起來,只怕這朝堂上的人就要來個大換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