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夕,濃密的烏雲暗暗壓著天際,中原大地都被驟雨來臨前的寧靜所籠罩。
大新朝的國都望京城也不例外,原本車水馬龍、商旅熙攘的官道上零星的散落著行色匆匆的路人。喧囂的秋風席捲過大街小巷的酒肆店家,在街角與掃落的秋葉打著轉飛舞而上,吹亂了門外參差林立的招牌、酒旗,竟將這雄壯宏偉的望京城顯得有幾分蕭索。
望京城已經許久未見颳得如此猛烈的急風,這場雨怕是頃刻便要宣洩而下。
皇城內,王青山與司徒景身著冠服,在幾名太監的催促下,頂著勁風急急穿過重重宮牆,又轉過雕欄迴廊,現出一處九曲通幽的偏殿。這偏殿金頂重簷、飛樑畫棟,被古樹參天的層層林木環繞,高居在一方水臺之上,極是優雅靜謐。
兩人稍稍整理衣冠,快步拾階而上。方行至一半,豆大的雨點淅淅瀝瀝的下了起來,轉瞬間便已傾瀉而下,如輕紗般籠罩天地,將這偏殿隱在一片虛無之中。
王青山與司徒景頃刻便已淋了個通透。行至殿門處,接過侍奉太監遞來的娟巾,匆匆抹了把臉,也顧不得是雨水還是汗水,這才再細細理了理衣冠,垂首緩緩步入大殿。
大新朝的少康帝斜臥在大殿正中金漆雕龍的寶座上,手中握著一本樸素書冊,正細細研讀。面前紫檀桌角燃著一支淡似無味的薰香,薄薄煙霧繚繞。少康帝隱在桌前掛著的一卷珠簾後,雖看不清面容,卻舉手投足間都露出睥睨天下的王者之氣。
王青山與司徒景輕輕跪在大殿臺下,頓首於地,再也不敢稍動。
大殿之中,落針可聞。
窗外的驟雨從金簷處跌落,滴在殿外白玉的石板上,竟顯得格外突兀,這水滴聲越來越急,慢慢似已變成潺潺的流水,雨已是愈來愈大。
足有一刻鐘,少康帝這才微微抬頭,看到臺下長跪的兩人,蜿蜒的水漬浸透了周圍一大片的木板,皺了皺眉,這才緩緩道:“兩位愛卿自長白山星夜趕回望京,不在家休息,跑到我這裡長跪不起,是何用意?”
王青山聞言心沉了下去,再頓首道:“臣等有負聖恩,特來請罪!”
自清晨兩人率親衛快馬加鞭回到城中,換了身冠服便急急進宮,前後恐怕不超過半個時辰,少康帝身在皇宮大內,便已然知曉二人歸來,朝廷的眼線怕是早已無孔不入。精衛軍在青丘山遭遇百年一遇的雪崩,五萬大軍死傷過半,恐怕少康帝也已收到訊息,換做旁時,必已勃然大怒,如今卻不動聲色,王青山心中更是惶恐。
“哦?”少康帝合了書卷,握在手中,不緊不慢道:“御史大人何罪之有?”
此刻便是天借膽給王青山,他無論如何也不敢給自己開脫,只得誠然道:“臣奉旨討逆,未能盡殲賊眾,大軍卻折損過半,請聖上責罰。”
“未能盡殲賊眾?”少康帝突然冷笑一聲,“啪”的將手中的書卷扔於王青山面前,龍顏大怒道:“你此番圍剿青丘,共統領精衛軍四萬八千人。血狐族一千二百戶,計四千三百五十三人,經此一役,死傷累計一千七百餘人,尚有兩千六百人逃走,你十倍於敵,如今回到望京的卻不足兩萬人,青山大人不想給朕解釋解釋麼!”
王青山吃了一驚,忙匍匐將那捲書冊撿起,翻開細看,那裡面竟然是此次青丘山一役的詳細記載,上至山形地勢、風土人情,下至排名佈陣、敵我優劣,一一俱細,詳盡無比。王青山看的冷汗直流,不住叩首道:“臣領兵無能,請聖上責罰!”
少康帝冷眼看王青山誠惶誠恐,語氣微微緩和:“聽說你孤身前往青丘山,與賊首顧採風曾有一敘,你可知已然違背了朕的旨意!”
王青山明白,少康帝下旨圍剿青丘,便是要震懾大荒蠢蠢欲動的其他門宗勢力,讓他們知道與東溟王逆黨為伍,只有身死族滅、血流盈野的下場。若是青丘人未戰便降,雖是減少精衛軍傷亡,卻使得震懾力大大降低,這顯然非少康帝所願。好在王青山對此早有對策,見少康帝話語間似是並未想追究自己逆旨之罪,心中稍稍安定。
再叩首回道:“臣曾南北夾擊血狐城寨,便要攻破時遇無衣軍逆黨馳援。逆黨人數雖少,卻驍勇善戰,若兩軍合為一處背水死戰,恐一時難以剿滅,這才定下驅虎吞狼之計,孤身入青丘誘降顧採風倒戈。”
少康帝聞言正身坐起,似是對驅虎吞狼之計頗為在意,王青山垂首以餘光察言觀色,知道少康帝雖是疑心極重,卻也並非昏君,忙續道:“血狐與東溟王看似有盟約,實則是東溟王的棋子罷了,臣猜想那青丘山下一直藏著東溟王想要的東西。”
少康帝聞言,隱珠簾後的神情稍變,正色道:“你是說那條在青丘山現身的赤帶蟠龍?”旋即醒悟過來,以指尖輕釦身前的紫檀案牘,恨恨道:“想不到青丘竟敢欺瞞先帝,欺瞞朕!先帝念他對大胤朝忠心赤膽,允他們繼續在青丘守陵,他們倒好,竟敢私藏靈獸!”
此話一出,王青山暗自僥倖,少康帝恐怕並不知道這血狐人乃是鎮守赤帶蟠龍一族,而非什麼守陵人。心念微動,也不點破,又道:“聖上,赤帶蟠龍乃四海游龍之首,極為通靈,且嗜血成性,或許血狐人未必知曉這赤帶蟠龍藏在青丘山下。”
少康帝心知王青山所言不無道理,血狐人若知道嗜血成性的四海游龍便在側畔,恐怕絕然不敢再在山上久居。
“東溟王逆黨一直想馴化四海游龍,從新豐城的分水璃龍,接著是怒鮫族的黑鱗蛟龍,然後是飛翼應龍,件件都與東溟王有關。倘若東溟王一開始與青丘人結盟,便是為這赤帶蟠龍而來,血狐人便已註定是東溟王的棋子!”
王青山將自己與顧採風所言再說於少康帝,雖是隱去了不少三大仙門及夏侯耀武、怒鮫族等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卻清楚以少康帝的聰慧,必然也早已猜到東溟王所圖。
少康帝見王青山與自己對東溟王的推斷無二,神情終於緩和了大半,朗聲道:“你們起來說話。”
王青山緩緩起身抬頭,這才驚覺少康帝的左手邊殿角處,恭恭敬敬的站著一個青絲道袍的道人!
喜歡葬劍師傳說請大家收藏:()葬劍師傳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