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走的不算匆忙,他在兗州府留下二十萬兵馬和南明對峙後,就帶著五萬正藍旗兵馬還有尚可喜、李成棟、耿精忠幾部綠營兵馬,合計十五萬人馬發往山西。
豪格本想直接從河南破進去,然後再逼進山西的腹地的,但他知道山西決戰在即,沒那麼多時間給他慢慢打,加上山東離京城很近,直接從真定府反而更快,而且特別依賴補給的綠營需要一條安全的糧道,必須得在清軍勢力的控制範圍之內,所以只能從真定府走。
不提豪格浩浩蕩蕩的人馬殺向山西,滿達海的處境已經不容他再耽擱了。
三萬求活軍,在兩天的時間裡,付出接近三千人的傷亡下,終於抵達了清源。
然而計劃中的祖澤洪的兵馬已經和張計對峙在一起用不了了,但好在祖大弼帶領八萬綠營和青壯混合的兵馬趕來助陣。
炮灰已就位,即使繼續等也沒有更好的戰機了,滿達海想將陶信這股求活軍吃掉,那就得在他們回太原前決戰。
而今天就是最好的時機。
辰時。
清源城內散發出了米香,求活軍將士們在飽食一餐後,陸陸續續的完成了集結,即將完成他們護送糧食的最後一程,也是最危險的一程。
從清源,到太原。
這兩地的距離只有四十里左右,正常趕路只要一天的行程,但由於清軍的襲擾,這個時間被拉長了一倍。
兩日下來,三千多人的傷亡並不能摧毀他們的意志,反而看著近在咫尺的家鄉,爆發出了無與倫比的鬥志。
每個人都沉默的檢查自己的武器,他們將鋤頭上的栓子別的緊一些,捋順了木槍上防止滑脫的棕繩,圓盾、箭矢,還有防止戰馬衝擊的簡易拒馬,這種這是求活軍發明出來的一種作戰用具,類似做竹板凳的工藝,將脫水後的竹子透過煅燒扭曲,勤勞的手藝人再把竹子的兩頭削尖,兩根竹子可以合力凝成一個四稜錐形狀的拒馬,這種拒馬十分輕便、一個不過二十斤,一個士卒就可以攜帶一個。
他們盡心盡力的維護著自己手上的武器,哪怕簡易,哪怕殺傷力極低,但依舊目露神聖般的崇敬,因為這對於他們不僅是保護自己性命的夥伴,還是將糧食帶回去的希望。
太原城內還有更多急需糧食的親人,這遠比自己要重要得多。
一切準備就緒後,天已經矇矇亮了,頭戴斗笠,身穿鎧甲的陶信指著長刀,沉聲下達命令:
“出城!”
吱呀~~!
腐朽的城門發出難聽的牙酸聲,一個個舉著大盾計程車卒率先出城,身後緊跟著手執各式長槍肩挎拒馬計程車卒,不一會兒,巨大的“烏龜陣”就在城門列隊完畢。
士卒們早已養成了默契,無需號令,便將五萬石糧食團團護衛住,朝著太原開拔。
唏律律......
戰馬嘶鳴,十多個牛錄的清軍騎兵開始了襲擾,他們遊走在求活軍士卒的身邊,抽空朝著裡面射出箭矢。
兩天下來,他們同樣憋著一口氣,試圖摧毀這波堅韌到詭異的軍隊。
“晉水邊上的綠營準備好了嗎?”滿達海詢問站在他身側的祖大弼。
“已經準備好了。”
“嗯。”
滿達海嗯了一聲,用力揮舞馬鞭,同時發出滲人的笑聲:“走吧,去晉水便等他們,勇士們會將他們都趕到河裡去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