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餘年間,改朝換代的事情都發展好幾輪了,而孔子的招牌還是那麼堅挺,以至於孔子的後代,和套著孔子後代名份的無恥之尤,都靠著這塊金字招牌,足足享了一千多年的福,衣食無憂,稱霸一方,日子過得簡直比皇家還愜意。
今天,就有一個其貌不揚的武夫膽大包天,竟然將孔聖人從孔廟裡弄了出來,當著數百名士子的面焚燒!
“斯文喪盡,斯文喪盡啊!”
一簇小小的火苗從孔子木像腳下升起,七百多名士子如喪考妣,簡直和死了爹一樣,站在憲兵局前或垂淚,或哀嚎,或捶胸頓足,或破口大罵,可他們就站在那裡發洩,卻無一人敢上前阻攔。
“呵呵!”
劉芳亮找了把凳子立在憲兵局的門口,猶如門神般擋在眾人的面前,戲看數百名儒生含淚啜泣,對自己咬牙切齒卻束手無策的模樣。
青煙淼淼升起,越來越多計程車子隨著燃燒而不斷碳化和化灰的孔像在低聲抽泣著。
“他們圍著憲兵局幹啥?”有個小商販朝著身邊的人詢問道。
有看熱鬧看了半響的老百姓在相互議論著,他們對於被焚燒的孔子聖像沒啥感覺,燒個爛木頭而已,有啥好看的,但是對於儒生為何圍堵憲兵局則很感興趣。
一些口快的路人就說道:“嗨呀,你訊息來得也太慢了,剛才在折梅園,有個措大反對趙大帥的新政,他看不起我們這些目不識丁的糙人,說要罷免新政,還在那邊誹謗大帥,被憲兵隊的韓隊長給教訓了一頓,抓了回去。”
“韓隊長啊,我認識他,人挺好的啊,上次我出攤遇見他巡街,送他兩個棗子都不肯吃,非要給我錢,脾氣好的不得了,能把他氣壞了,那這群讀書人肯定也是壞心眼!”
“那可不是!”
......
這些老百姓雖然都見過趙毅,但是和他接觸的很少,對他還是比較陌生的,對於新政更是一知半解,雖然知道有個庶民代表,但新法還沒修訂出來,目前也感受不到新政的好處,和他們講權益,那是兩眼一黑,抓瞎。
但是百姓們對於新民軍的印象可是很好的,因為軍中負傷退役的新民軍戰士,就轉入到地方憲兵局但骨幹,將新民軍的優良作風帶回地方。
就如同韓超這樣的人,他們每日與百姓們打交道,早就和街坊鄰居一樣,知根知底了,對於能把韓超這樣的人氣壞了,可見這群讀書人給老百姓的印象能好到哪兒去!
“支援大帥,支援新民軍,趕走他們!”
這個賣水果的小商販帶頭吆喝著,還從自己攤位下面拿出一些準備飼養雞鴨的爛棗和爛橘子,朝著儒生們扔了過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一扔可不得了了,老百姓們看熱鬧不嫌事大,一打聽,聽說這群讀書人放著好日子不過非要來給新民軍找茬,頓時引起了民憤。
新民軍多好啊,打土豪,發銀子發糧食發良田,這群讀書人不念著人家好,還竟然還要欺負咱們的子弟兵,不能由著這群措大壞事,自覺站在正義立場上的民眾們紛紛拿出臭雞蛋和地上撿的狗屎、爛菜葉等東西朝著儒生們扔去。
有幾個殺豬的屠夫和強人,更是趁亂毆打士子,憲兵局前面頓時雞飛狗跳,亂成了一片。
“刁民!這群刁民簡直無法無天!”
前面士子們還在哭哭啼啼,一會兒的功夫就被百姓圍攻的抱頭鼠竄,還有不少捱了黑拳黑腳的,哀聲連連。
“此地雖屬九鼎,卻不敬聖賢,不納聖人之言,已成化外荒夷,不如去之,去之!”
“對,不如同去。”
一身臭氣計程車子們終歸沒有勇氣直面鋼刀,一心只想著逃離,竭力維護最後一點讀書人的體面,在百姓們嘻嘻哈哈的指點中,狼狽而走。
趙毅在劉芳亮去孔廟時就得到了警衛戰士的彙報,但在短時間的權衡後,並沒有阻止對方粗暴的行為,默許著劉芳亮做的這一切。他並不是不明白這樣做的後果,但成立新政制度也好,還是今天默許的這番衝突也好,趙毅都是為了集權,在這點上他無法讓步。
新民軍走到了今天,已有戰兵十餘萬,加上完善的軍功制度,還有兵工廠越來越標準化的新式裝備生產,戰鬥力已經超出了半個時代了,接近了清末洋務運動的新軍水平,除了沒有加特林和各種規格的火炮,新民軍的戰鬥力和那支新軍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