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利用步卒纏繞和打亂敵方的步兵陣型,然後再以精銳騎兵衝陣切割敵方步兵,最終達到一槌定音的效果。
這個方案一般來說非常有效,是既經典又流行的戰術之一,很少出現偏差。
不過可惜的是,趙毅在經過完善軍制給士卒分田後,整個軍隊的性質已經從半封建軍隊轉變為了大軍功主義的近代化兵團,死亡並不足以嚇退他們。
戰士們都在盼著明年春耕後家裡收穫的白花花、香噴噴的糧食,而劉驕這帶人來是想幹什麼?
這是要搶自己的地!
這是跑過來送人頭!
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趙毅不斷速送的唯軍功論加上紅色思想薰陶的新民軍戰士早已經如同被打了雞血的猛虎一般,就連隨軍押送補給的一一等俘虜都雙眼通紅,紛紛摩拳擦掌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斬首三級者可以從俘虜轉正。
那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和新民軍戰士們一樣,每月有一兩銀子的軍餉,意味著自己最少有七畝良田,意味著白花花的大米還有香噴噴的娘們!
一個俘虜,只要三個人頭就能改變他們的命運。
連俘虜都如此狂熱,更何況新民軍戰士們!
劉驕派遣的兩路將領分別叫做譚延和許威,這二人都是劉芳亮的老鄉和心腹手下,特地安排來給自己兒子保駕護航的。
這邊譚延的三千步卒率先和全副武裝的一團迎頭撞上。
“殺光他們!”譚延抽出腰刀狂吼道,他也是一員久經戰陣的悍將,看見全部都穿著精鋼鎧甲的二團毫無懼色,帶領手正面襲擊。
冷兵器時代,廝殺最慘烈的既不是弓兵也不是騎兵,而是步兵。
弓兵左右不過一支箭矢,射死射傷都不嚇人,騎兵嘩啦啦一片壓過去,留下一片殘肢碎駭固然恐怖,但是來得快去的也快,唯有步兵之間的廝殺最為磨人,不僅因為殘忍,而且慢,越是旗鼓相當的對手,持續的時間往往越長。
“殺呀!”譚延的部下同樣怒吼著給自己壯膽,一窩蜂的朝著新民軍壓上去,他們不是沒有和著甲的明軍交過手,但依然憑藉著人數和不要命打敗了對方,以往的勝利告訴他們這次也不例外,何況他們都是大浪淘沙留下來的精銳,知道在戰場上越是怕死反而死的越快,所以都義無反顧的往前衝。
而反觀二團的戰士們,他們原先同樣是流寇出身,但是在經歷了一連串的戰爭、整編還有新民軍的軍改後,已經脫離了流寇的戰法,變成近代化的軍隊了。
他們安靜的可怕,走在第一排的都是老卒和班長,他們默契將鋼槍朝著斜上方舉起,大步朝著譚延部走去。
交戰的頭手是老卒或班長,這是新民軍的特色,也是新民軍在一場場戰鬥中養成的默契傳統,新兵需要時間成長,如果是其它的軍隊,新兵一般是被當做炮灰使用的,倖存下來的自然就是老兵了,但在趙毅這裡,整個軍功集團就是一體的,要提高士兵的待遇,首先就要給予士卒們人權和榮譽,即使是最普通的一個戰士,也要讓他明白,他是崇高的,是不會被戰友們捨棄的,這樣部隊才會緊密團結在一起,在良性迴圈下,部隊不僅不會勾心鬥角互相拖後腿,人們才會爭先恐後的以當兵為榮。
喜歡1644我的帝國請大家收藏:()1644我的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