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上的陳易信手握站立麥克風,整個人的情緒融入到歌詞當中,彷彿自己就是歌詞當中的小人物,用歌聲吶喊出自己的不滿。
臺下的觀眾也是被歌聲所感染到了,每個人何嘗不是如歌詞形容的小人物那般。
在這個社會當中,小人物佔據著大部分,但大家仍然希望有一瞬的目光能注視下來,得到片刻的關注。
但這樣的幸運兒終歸是太少了。
於是,渴望獲得關注的小人物,只好用各種浮誇的手段來搏取大家的關注。
很多時候,不論是面對陌生人還是親密的身邊人,只需要一個簡單的問候,我們便可以開啟心扉,撕下偽裝的面具,來倘開心懷,說說自己的煩心事,說說我對你的內心想法,甚至說說今晚吃什麼也好,可是呀……
並沒有人來。
於是,為了搏得關注,小人物開始做一些出格的事情,讓自己顯得於眾不同。
為什麼要這麼做?
也許是因為喜歡被人注視的感覺,也許是因為享受成為別人議論的話題。
小人物並不知道,但光影閃回到十八歲那年,彷彿一切都有了答案
那年十八,母校舞會,站著如嘍囉……
情愛中工作中,受過的忽視太多……
想起了以前的自己,唯唯諾諾,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只知道隨波逐流,最終的結果就是成為了大浪中的一個,成為了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
所有人都覺得小人物應該逆來順受,不應該有過激的反應與行為。
為什麼要這樣,難道你們就不能對我好一點嗎?
那既然這樣,我也不用有什麼顧忌了,你就當我是浮誇吧。
我會演滑稽的話劇來逗你笑,我會表演馬戲魔術來取悅你,我會聲嘶力竭地唱歌給你聽……
是的,你可以稱呼我為大娛樂家。
你嘲笑我也好,對我發出噓聲也好,起碼有我在場的地方,大家也不至於乏味。
坐在臺下的觀眾,完全被陳易信情緒演繹當中的歌詞所感染。
他們即使大多數不懂樂理,但那種小人物的無奈與可悲的感受,卻是深有感觸。
曾經何時,這些事情也發生在大家身邊。
你用心所做的一切,不僅沒有帶來稱讚,甚至還被嘲諷一番。
在舞臺上放聲吶喊的,是你是他,也是我。
在時代的洪流當中,我們是如此的渺小。
幸運兒,確實不多。
作為音樂人的沾叔與顧家輝先生,除了感受到小人物那種無奈之外,能夠聽到東西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