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彥還沒有反應過來皇帝那句“不瞭解女兒”的意思,就聽見他繼續說道:“翰林院聽旨,丞相嫡女齊芸,風姿雅悅,聰慧敏捷,強而不恃,勇而能戰,功宣於諦,德表於京,著即冊封為寧玉郡主,賜黃金千兩,布匹五十段,夜明珠十顆……”
朝堂之上,空氣凝固了,所有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只有翰林院的官員一邊抹著頭上的汗,一邊在自己的笏板上記著皇帝的旨意。
皇帝話音落下,看著除了楚秋明,都一臉震驚的朝臣,眯了眯眼睛,“朕的這個處理,不知眾位愛卿滿意不滿意?”
沒有人敢說話,因為他們明白了,皇帝沒有對此事作出任何評價,而是對這個齊五小姐大加封賞,那麼便說明,坊間的傳聞,都是真的!
他們目瞪口呆,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而對於皇帝而言,確實也是被逼無奈,他原想私底下以其他的理由給了齊芸封賞,但如今看來,這個齊芸是鐵了心要去建什麼女子軍隊,所以才在城中給自己大造聲勢。而就皇帝的觀察來看,楚秋明必然是向著齊芸的。他不可能當著楚秋明的面否認齊芸立功一事,因為楚秋明是大運如今不可缺少的戰神,保護神,他若是當著他面,否認了齊芸,他總有預感,楚秋明也不會善罷甘休。
所以,他只能硬著頭皮承認。他也沒有想到,他堂堂大運的皇帝,竟然被兩個年輕人逼到了這個地步。
.
小觀槿在將軍府外面的一條小河裡抓住了兩條藍色鱗片的小魚,在陽光下鱗片反射出七彩的光芒,他覺得好看,於是找了個大的陶瓷碗裝著,送給了齊芸。
齊芸將裝著小藍魚的陶瓷碗放在書案的一角,入冬前,院子裡的小池塘裡還有幾條歡脫的小魚,可是一場初雪過後,它們就翻了白肚皮。暖鶯沒少為了那幾條小魚傷心。這兩條小魚,長得漂亮可愛,暖鶯也很喜歡,總愛湊到桌子跟前看那兩條小魚吐泡泡。
齊芸於是也展了紙,提起筆,畫起這兩條小魚來。
“妹妹,大喜了!”遠遠聽見屋外傳來齊妍的聲音,齊芸抬頭,齊妍也已經難見的步子風火地快步走了進來。
她的臉上喜色難以掩飾,“妹妹,大喜了!”
“喜從何來?”
“宮裡有公公隨著父親一起回來了,說是陛下給了妹妹封賞,妹妹快出去前廳領旨吧!”
於是齊芸被齊妍推著出了門,到了前廳,接了旨。
齊彥此刻依舊是渾渾噩噩的,感覺在做夢一樣,他不可置信地看著齊芸心安理得地接了旨。等他送走了公公回來,依舊滿臉狐疑地盯著一臉淡然的齊芸。
齊芸朝著齊彥行了禮,“假冒將軍之事,事急從權罷了,父親還想知道些什麼?女兒知無不言。”
齊彥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他想指責她好大的膽子,戰場之上生死難料,她竟然敢隻身入軍營,可是她是平平安安的回來了。他想說她這事差點釀成欺君之罪,可是皇帝早已知曉此事,並且論功行賞一點也不馬虎。他還想說,她太過肆意妄為,這樣的大事竟然不跟他說,冷不丁就走了,還將家裡人瞞得這樣緊,可是這已算是軍事機密,稍有不慎,這局棋就是滿盤皆輸。
於是他看向齊芸的眼神,從憤怒,到不解,再到無奈,最後張開的嘴只發出一聲無奈的嘆息。
老夫人知道齊芸那段時間在做自己的事情,卻不知道做的是這樣一件大事。她一邊後怕,一邊又覺得自豪。她牽著齊芸的手,含著熱淚,“好孫女,以後再這樣冒險的事,一定要告訴我們啊……奶奶年紀大了,就盼著你們都平平安安的……”
.
第二日一早,齊妍又在廚房忙活著用臘梅的香氣燻蒸糕點,她前幾日突然發現這樣做出來的點心,聞起來沁人心脾,嚐起來味道也很清爽。
齊巧路過廚房,看見了齊妍,站在門邊看了一會兒,才走進去,“姐姐又在做糕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