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州刺史方玉謙,還是五年前雲州大災時,先帝根據秦建雲的摺子,調動了東華十三州上百名官員,才調任寧州的,這些年來,吏部的考評一直是中等,既沒有哪裡太糟糕,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政績,所以一直沒有再升遷。
這是李暄見過的有關方玉謙的官方記錄。
然而,當李暄到達寧州後,就立刻察覺到,吏部的考評純粹扯淡!
這樣的官員,先不說人品立場,就說能力,定然是能員。只可惜,未必是真心向著朝廷。
方玉謙準備的接風宴也沒有大張旗鼓,就是在刺史府中,不過請了景寧城最有名的酒樓飄香樓的大廚到府裡做菜。
赴宴的只有李暄和顧寧兩人,侍衛也只帶了莫問。龔嵐是以私人身份來的,李暄不保證方玉謙知不知道,但既然沒說破,就不需要讓人出現在明面上。
“王爺、顧將軍,請入席。”方玉謙年約三十,面容英俊,下顎留著短鬚,眉目含笑,看起來就是個很能給人親切感的人。
“有勞方大人。”李暄淡淡地點了點頭。
方玉謙把人讓到首位,其他人這才告了罪,一一落座。
方玉謙吩咐了上菜,又笑容可掬地一個個介紹過去。
夠資格來陪客的官員不多,寧州通判宋雅在看到李暄的時候目光沒有任何波動,就像是不認得一樣,景寧郡守夏恂倒是更年輕,才剛二十出頭,是上屆恩科的進士出身,年初才剛剛調任。還有兩位武將,一個四十來歲的魁梧漢子是寧州軍統領齊建安,另一個卻瘦成了竹竿,是景寧城防營統領劉益。
要說寧州是李暄的封地,按理寧州軍是應該受他節制的,不過李暄常年呆在京城,未免先帝猜忌,更是從不插手兵權,所以這個齊建安自然也不是他的人。
一會兒功夫,熱騰騰的酒菜上桌。
雖然沒有絲竹舞樂,但上菜的侍女也是千挑萬選出來的,不但容貌秀美,難得的是目光端正,舉手投足無一不規矩嚴謹。
“刺史府的這些丫頭規矩真不錯。”李暄也讚了一句。
“哪裡哪裡,都是拙荊閒來無事教導的,能入王爺的眼也是她們的福分。”方玉謙笑道。
“本王初到寧州,倒也不知這些年寧州的變化,有勞方大人說說。”李暄道。
“這……是不是飯後到書房詳談?”方玉謙怔了怔。
“無妨,並非公事奏對,就當是酒後談資,諸位隨意。”李暄一聲哂笑。
“寧州最近的大事,大概就是聖火教剛剛選出了新的聖女吧?”夏恂說道。
“原來的聖女怎麼了?”顧寧插了一句。
“聽說是洩露天機太多,被火神召喚了。”齊建安不屑地道,“江湖術士裝神弄鬼的,方大人也縱著他們。”
“哪裡是下官願意放縱。”方玉謙苦笑道,“聖火教在寧州紮根已深,牽一髮而動全身,若是沒有合適的理由貿然取締,只怕那些百姓都要暴動。”
“本王來之前也聽說了這個聖火教,倒是不知道什麼來頭,竟然讓堂堂刺史也奈何不得?”李暄抿了一口酒,淡淡地道。
“啟稟王爺,這個聖火教在寧州已經存在七八年了,不過真正發展起來,還是當年火神感化洞仙湖水寇一事。”方玉謙嘆了口氣道,“百姓愚昧,他們把那個聖女當成菩薩一樣膜拜,下官曾經派遣衙役遷去驅散參加聖女祭的百姓,卻被憤怒的百姓砸了一身的爛菜葉,真是……一言難盡啊。”
“聖女祭是什麼?”顧寧好奇道。
“哦,是景寧一年一度的慶典,那一日聖女會出現給百姓祈福。”夏恂一臉的不信任。
“說起來,今年的聖女祭也就是這幾天了。”方玉謙道。
“哦?本王倒是……也想看看熱鬧。”李暄目光一閃,慢條斯理道。
·
“聖女祭?”秦綰也是一臉的好奇。
“是,顧小姐傳話說,今年的聖女祭就在三天後,王妃要去看熱鬧的吧?”喻明秋道。
顧星霜順利成為新的聖女後,自由卻是被困住了,幸好喻明秋和慕容流雪都是高手,傳個話還不算為難。
“星霜沒說他們要她在聖女祭上做什麼?”秦綰道。
“說是……讓她聆聽火神的旨意。”喻明秋有些哭笑不得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