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姝的婚事落定,李暄和秦綰也就準備回京了。
文家的事牽扯到衛涵,是衛家的家醜,一來李暄不想讓衛亦揚心中不快,二來,單憑文家商戶能對蒼茫關、對衛家做什麼?總要放著看看他們跟誰聯絡才能連根拔起。因此李暄只派了兩組暗衛日夜監視,順便……暗中幫幫那對小鴛鴦,讓他們別被衛亦揚滅掉了。
文公子勾引衛涵私奔,總不至於是真愛?他總是要利用衛涵做點什麼的,看住衛涵就知道他的計劃了。
蒼茫關後是東華最大的產量基地,地勢開闊,一馬平川,大軍回程極為順利。
然而,因為畢竟是繞了個大圈子,又在蒼茫關耽擱了幾天,第一波回到京城的還是江轍。
青城觀眾人和其他江湖高手將人送到京城附近就紛紛告辭離去,也有幾個想投身朝廷卻沒有門路的,一路上江轍也看得清楚,直接把人帶進城丟給了凌子霄。
禁軍拱衛皇城安危,最是需要高手。
本來應該最先回來的小郡主,王府只收到沈醉疏一封書信報平安,小郡主仗著有南宮廉做保鏢,要“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會兒才剛進東華邊境,沒個十天半個月回不了家。
李暄回到王府看了那封洋洋灑灑的書信,當即黑了臉,倒是秦綰笑得樂不可支。
女兒小小年紀就懂得使喚人了,挺好!
回京之後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封賞。
這次三國盛會東華在武擂上勝得漂亮,文擂也是在不落下風的情況下為了同盟關係主動棄權,所有參與的人自然全部有功。還有江轍謀劃滅了北燕皇太子宇文忠極其五千兵馬的事,雖然不能公告天下,但功勞確實實實在在的。
不到三天,聖旨就陸續下達:鴻臚寺撤除,鴻臚寺卿龔嵐遷戶部右侍郎,顧寧封三品昭武將軍,蕭無痕任由丞相兼任了多年而空缺的中書令,陸臻因為年後才升的官職,便冊封了柳湘君一個鄉君封號,算是變相封賞。柳家也滿意,都說封妻廕子,招的這個女婿還沒大婚就為女兒掙來了封號,證明柳家眼光真心不錯。
攝政王府中幾人都是不想出仕的,沈醉疏那份同樣賞給了邵小紅,喻明秋雖然還是侍衛,卻多了武官品級,而慕容流雪卻是為當年從飛花谷中逃出來的兩個姑娘求了恩典,各賞了一份豐厚的嫁妝,擇了親事。另外來助拳的江湖俠客,願意投效朝廷的都留在了禁軍中,或者賞賜其家族門派,比如青城觀就得了一塊御賜的牌匾。剩下不求封賞的,也在攝政王府掛了名,將來總是有好處的。
然而,這一回除了攝政王夫婦之外,居功至偉的兩人倒是讓李鑲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江轍遞了摺子告老還鄉,這個杜太師簡直要喜極而泣,哪怕下一任丞相依舊是攝政王的人,可至少比江轍好對付啊。當然,等他被楚迦南那種表情溫和如春風實際綿裡藏針讓你痛了還說不出來的作風蹂躪過之後才會發現,明刀子來的江轍其實好打交道多了,不過這是後話。如今的問題是,江轍致仕,不代表能抹去他的功績,金銀珠寶顯然是不夠的,按照慣例,應該蔭封妻兒,可東華律法上,江轍之妻還是尹氏,追封尹氏……這不是封賞是找茬吧?要追封歐陽燕,可沒那規矩,皇家也是要臉的。再到子女,歐陽慧是什麼身份,怎麼追封?秦綰已經是攝政王妃,封無可封,只剩下唐少陵……
好吧,這就是最麻煩的,李鑲都不知道該怎麼封賞唐少陵本身的功績,更別提還要加上江轍的餘蔭了。
不過,這個問題,李暄和秦綰也一樣頭疼。
按理以唐少陵現在的身份,丞相之子,王妃兄長,無論從文從武都可以封官,可問題是,他願意麼?而且他能幹什麼?饒了那些衙門的官員吧!何況,武功好和帶兵也是兩回事,而唐少陵也沒耐心去管羅裡吧嗦的小事。他現在要做的是練功,繼續讓墨臨淵留在他體內的功力化為己用。
又過了兩天,宮裡終於下了一道聖旨,冊封唐少陵為“逍遙王”,等同郡王俸祿,不享封地,降級襲爵,另賜王府一座,白銀若干。
攝政王府中,送走了天使,三人面面相覷。
“你們的小皇帝這麼大方的嗎?”唐少陵毫無恭敬的拎著聖旨,一臉的困惑。
郡王之位啊……東華有多少年沒有冊封過異姓王了?
“杜太師難得聰明瞭一回。”李暄一聳肩,不在意地道。
王位又如何?京城裡大大小小的王室宗親還少嗎?還不是一個個透明似的,夾著尾巴做人。一個沒有封地的王位,朝廷又不差這一份俸祿,遠不如四五品的實權官職有用。最讓杜太師如鯁在喉的應該是蕭無痕接任的中書令的位置,中書令是負責檢閱所有奏章,分門別類後交由皇帝批閱,再將批閱完畢的奏章歸檔,發回給各官衙的部門,雖只有四品,卻摁住了皇帝和外界溝通的咽喉。這十年來,中書令的職責一直由江轍兼任,杜太師費了無數手段想拿到這個位置,最後卻便宜了蕭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