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侯府次子,你弟弟秦樺,朕覺得挺合適的。”皇帝說道。
“陛下……認真的?”就連秦綰都半天才回過神來,一臉的古怪。
“朕當然是認真的。”皇帝揚眉。
“那位明慧郡主比秦樺還大兩歲?”秦綰提醒道。於是,不管從哪方面看秦樺都不是個合適的人選,她爹最近應該也沒惹皇帝陛下不高興啊,應該不至於要拿他兒子出氣吧。
“大些,會照顧人。”皇帝抬頭,眼神有些閃爍。
秦綰心知皇帝肯定不會說實話,不過……反正倒黴的是秦樺,跟她有什麼相干?就算沒有這事,難道秦樺對她還會有好感了?於是,她只思考了一小會兒便道:“陛下厚愛,小女代二弟謝恩了。”
“很好,朕明天就下旨賜婚。”皇帝也很滿意她的上道。
“但憑陛下做主。”秦綰是真的無所謂,秦樺和夏婉怡要怎麼過日子不關她的事,要是夏婉怡還敢來招惹她,她也不介意再給秦樺挑個繼室的。至於安國侯府……她爹也不是這麼好糊弄的,就算好糊弄,也不是夏婉怡這種等級可以指望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陛下就是想說這個?”李暄問道。
“還有一件事。”皇帝乾咳了兩聲,慢慢的,御書房裡瀰漫開了一種沉重的氣氛。
隔了一會兒,皇帝才繼續說道:“如今南楚和西秦都比較安分,尤其楚帝駕崩,南楚定然會有幾年的時間要安定內政,南線大營可以抽調兵馬北上了。”
“陛下這是想和北燕開戰了?”李暄微微皺眉道,“原也是計劃內的事,只是雲州的災情來得突然,目前我國的糧草似乎有些不足,是不是等到明年?”
“只怕拖不到明年。”皇帝拿起一疊奏摺放在他面前,沉聲道,“這是昨天剛剛送到的軍報,你們看看吧。”
李暄遲疑了一下,就拿過來,看完又順便交給了秦綰。
秦綰也不推脫,反正皇帝說的是“你們看看”,那自然是說明,她也是可以看的。
“小皇叔如何看待?”皇帝問道。
“北燕,缺糧了。”李暄肯定道。
“北燕本就貧瘠,沒有多少可供耕種的平原土地,除了山脈、更北面的冰川,倒有一半國土是草原和沙漠,他們哪一年不缺糧。”皇帝哂笑道。
“只不過,今年缺得更加嚴重。”秦綰笑著放下奏摺。
“不錯。”皇帝點頭道,“今年夏天,北燕流行了一場疫病,不會傳染人,但牛羊大批的死亡,造成的損失也很慘重,所以,今天秋季邊境摩擦特別嚴重。”
秦綰瞭然,東華和北燕接壤的地帶,那一大片偏偏是土地最為肥沃的平原,是東華最大的產糧基地,所以北方的蒼茫關一向是重兵把守的第一關隘。
北燕要是打破蒼茫關,之後便是最適合騎兵馳騁的平原,不用燒殺搶掠,只要搶走糧食,帶不走的放火一燒,東華第二年就要餓死無數人。
所以,每年秋冬之際,都是蒼茫關和北方防線最緊張的時候。
蒼茫關連年修整,城高牆厚,加上駐有重兵,倒是不容易被打破,只是靠近那一帶的其他城池卻會遭殃。每年來一次,其實東華的損失也不小。
這次,皇帝顯然是想要發一次狠,打得北燕至少幾年沒有力氣再來大規模侵擾邊關了。
“南線大營的軍隊不熟悉北方氣候,戰力會打折扣。”李暄想了想道,“不如從靠近蒼茫關的欽州、宿州、鄞州各調三萬兵馬,然後用南線大營的兵力補充三州守備。”
“小皇叔說的是。”皇帝深以為然。
“那麼,就是一個問題了,軍糧從哪裡來?”李暄看著他說道。
“戶部清償國庫欠款的事怎麼樣了?”秦綰問道。
這一兩年來,西秦卻沒經歷什麼天災人禍的,糧食比較充裕,只要有錢,應該也買得到。東華和北燕開戰,西秦和南楚都樂見其成,想必不會介意賣點糧食的。
“追繳上來一批,不過還是不夠。”皇帝的眼神有些陰沉,想必,那些拖延的官員在這一戰後,便要倒黴了。
“戶部尚書看起來有些壓不住。”李暄道。
“荀嘉義那個蠢貨!”皇帝罵了一句,不過總算想起這個尚書是太子推薦上來的,終於還是給留了兩份臉,只道,“讓太子去戶部練練手。”
這話李暄就不回答了,卻看了秦綰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