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老頭說的是應在香山,不是十分斷定。
因此張輝想著;‘不能太依賴小金人了,能找到是福,找不到也沒辦法。’
在尋找小金人的同時,張輝還有一件事兒比較迫切,就是他的刀,基礎功不行。
有想過找一個武道高手,拜師學藝,關鍵拉不下那臉。好歹他也是玄門門主,金丹期的大高手,去求師拜藝說不過去。何況,每一個刀修,所修煉的路子不同,即便是刀道大師,也不一定就能教的了張輝。
就好比張輝教蘇瑾一樣,從來不會刻意的去傳授她武技,或者固定她的姿勢。
一個從來沒有接觸武道的人,她就相當於一張白紙,去教她,等於將自己的人生,自己所悟的東西,烙在那張白紙上面。不論對錯與否,以後她想擦都擦不掉。
說白了,就跟那盆景一樣,再沒固定成型之前,你可以給它設定任何造型。一旦用繩索束縛,固定好姿勢以後,在想改過來,基本上沒可能。
每個人的路,都迥然不同。
張輝從不刻意去教蘇瑾,自己當然也就沒拜師學藝的必要。
思來想去,最終張輝成為一名優秀的廚師學徒。
廚師,也是用刀的。
有片刀,剔骨刀。
雖然刀不同,但是使刀的手法一致,無非是切,削,拍,砍等等。切菜時,需要根據菜的紋理,列如洋蔥,順著紋理下刀,洋蔥翻炒的時候,會容易入微,甘甜爽口。
而如果逆著紋理切的話,一個是不容易入味,另一個就是水分會大部分流失,吃起來就會比較爛。
還有剔骨,從哪下刀可以輕鬆將骨頭上的筋肉剔除乾淨,包括用到丹田之氣,如何發力,都有詳細的章程。
張輝擔任廚師學徒的這一個月,他的狀態十分亢奮,放佛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他面前展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些東西,聽起來似乎與武道無關,可仔細一想,武道武技絕大多數動作,何嘗不是來源於生活?
特別是解骨。
古有庖丁解牛,三年不見全牛,可辨肌理筋骨,下刀猶如神助,運用自如,得心應手。
解骨可以更加清晰的瞭解動物的肌理筋骨,毫不費力的一刀,便可輕而易舉的讓一頭猛獸喪失戰鬥力,蜷縮在地上,只有等死的份兒。
人也是一樣。
當然,張輝還達不到庖丁那種境界,但這一個月的磨練下來,張輝刀修基礎功可謂是突飛猛進,一日千里。
不論是發力,角度,還是解僱,張輝都已經掌握的十分嫻熟。與此同時,他對疾風刀法和烈焰狂斬的理解,也更加透徹。“疾風刀法和烈焰狂斬,雖然品階比燕長空的十方俱滅掌品階要低,但這兩門武技都大有作為。”
興許,修道者武技的品階和一般武者武技品階,不一樣。
在此之前,張輝的烈焰狂斬,一斬只能達到三十重浪,而現在,有了這一個月的磨練,張輝一刀之下,可以斬出百重浪的頻率。
疾風刀法的第一式·千軍破,出刀的速度也快了數倍。
“照這樣下去,再苦練半年的基礎功,那個時候,在面對燕長空那樣的巔峰強者,我根本不用入魔,一刀千軍破便可取對方首級。”張輝的悟性很強,疾風刀法和烈焰狂斬的奧義,他全部鑽研透了,差就差在基礎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