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管事還激動著說,以後淘汰的東西,也是一種盈利渠道了。
他們走後沒多久。
又過去幾天。
趙樞放出了一個驚人的訊息。
趙樞想要發展大宋經濟,所以他準備將船的技術開放。
畢竟靠工部去造,工部的事情太多了。想要船的製造業發展起來,還是得靠普羅大眾一起努力才行。
“之前工部已經造了八艘船,技術已經成熟了,但製造太慢,技術放出去可以讓整個大宋的商人都一起造船,幾年下來,大宋的船就能達到一定的規模,到時候大宋需要船,直接購買即可。”
“加上自己也在造,當船多的驚人的時候,也就不缺少船隻了!”
趙樞將訊息放出去,一些船製造業的商人激動了。
百姓們早就聽說工部能造大船,據說船已經出現在海州海域上。
而船廠的一些工人技術不行,製造大船不是質量問題,就是結構問題,還有就是經不起風雨。
他們的船隻能製造小的。
當趙樞要將船的技術外放時,所有商人們都翹首以盼。
“馬上可以造大船了,我得多招收一些工人回來,幹大事啊!”
“造了大船,不愁賣不出好價格,自己也可以貨運!”
“是啊,這對我們是天大好訊息啊,之前我去過海州,看到過那大船,不得了啊!真是太雄偉了。
旁邊的船和朝廷製造的大船相比,看起來就是小孩子。”
趙樞製造出來的船,長就有二十五米,高三米。
因為外放了訊息,所以大宋很多地方的船廠開始招工,準備大幹一場。
他們不懷疑趙樞的話,趙樞是太子,說話算話,對於趙樞百姓們還是信的過的。
他們大量招工就一直等著,因為大船需要很多人來製造。.caso.
他們投資只要製造一個出來,就能大賺。
這段時間,技術下放的報紙傳遞到了很多角落,大宋造船商人基本都知道了。
趙樞也跑去了海州地界。
本來,趙樞作為太子,不太好出去,但這次他和宋徽宗商議了一番,還是強行出去了。
開始從這裡將技術外放。因為這裡邊緣都是靠海,很多船廠製造商在附近。
他做這件事情,經過了宋徽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