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和西夏一戰損耗了元氣。
實際上什麼狗屁元氣,大宋現在軍隊好著呢。
沒辦法,金國他們只能另想其他辦法。
這場本來速戰的變成了消耗戰。
經過趙樞的觀察,這種消耗戰沒個大幾個月,半年,甚至一年很難出結果。
因為金國去了其他地方攻城掠地,搶奪資源,改變了路線。
趙樞卻也是不著急。
打仗這種事情,本就消耗時間,只要不危害他們大宋,他們沒必要著急。
只要他根據情報,一直和遼國保持軍用物資上的補給,他們大宋賺錢,遼國也能抵抗金國,雙方互利。
——
趙樞在王府,每天都有錢賺,繼續研發各種東西。
冬天這個季節,羊毛衫,棉衣等物已經形成一定規模,出售給全國各地。
而工部研發趙樞也在時刻關注,時不時會召集一起合作的官員在樊樓開會。
給他們洗腦,提升自己的影響力,讓他們逐漸變成自己人。
去年過節,他還給這些官員傳送了一些福利待遇。樂的這些官員捨不得離開趙樞。心態也發生了變化。
這時,有朝臣提議,想要更換太子,有意讓趙樞變成太子。
這是個敏感話題,但這些官員既然有人提出了,就有不少人動了心思。
他們跟著肅王有錢賺,賺來的錢為了表示中心,要上繳給太子一部分,他們內心有點不悅。
肅王如今如日中天,研發的炸藥在軍事上有重大貢獻,明顯更有能力,更符合太子位置。他們自然想要擁護了。
趙樞表示不著急。
但是第二天,就有朝臣在大殿上提出了更換太子的事情。
哦?宋徽宗聽到這個話題,非常的高興。
他本來有意立趙樞為太子,聽到有人提議,便和眾臣商議了起來。
很多大臣表示肅王非常優秀,立他為太子,一定會強國。
但王藻和蔡京,御史大夫跳出來,堅決反對。
而且反對的歇斯底里,在朝堂上據理力爭,拿出嫡長子的事情來說,而且現在正是戰亂時期,太子已經立了,在更換完全說不過去。
由於還有不少太子黨的人站出來拒絕,所以暫時沒定下來。
這也讓太子感覺到強烈的危機感。
他決定,不能任由趙樞挑戰他的地位。
要做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