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你們就知道了!”
趙樞讓人拿來紙筆,召集了現場的工匠。
然後開始繪畫。
將望遠鏡的原理,以及兩片不同鏡子的模型繪畫出來。
“望遠鏡,就是一種可以望遠的鏡子,比如可以看到千米之外肉眼看不到的東西,將其放大在鏡子上!”
“……”童貫陷入了沉思中。
世界上真有這麼其妙的東西……以童貫的思維,他是無法想象的。
只能看著趙樞繪畫,看看到底是什麼。
趙樞此刻正在繪畫,旁邊一群核心工匠觀望學習。
說到望遠鏡,趙樞門清。
他穿越過來之前,看了太多的資料,其中就有放大鏡的。
1608年,荷蘭米德爾堡眼鏡師漢斯·李波爾,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望遠鏡。
一次,兩個小孩在李波爾的商店門前玩弄幾片透鏡,他們透過前後兩塊透鏡看遠處教堂上的風標,兩人興高采烈。
李波爾賽拿起兩片透鏡一看,遠處的風標放大了許多。李波爾賽跑回商店,把兩塊透鏡裝在一個筒子裡,經過多次試驗,造了一個雙筒望遠鏡。
於是望遠鏡就這麼誕生了。
有老工匠看到紙上各種圖紙,不由好奇問道:“王爺,這望遠鏡的構造是什麼呢?為何能看到遠處物體?”
聽到這話,趙樞很耐心的解釋道:“望遠鏡,是透過透鏡的光線折射或光線被凹鏡反射,使之進入小孔並會聚成像,再經過一個放大目鏡而被看到。”
老工匠一頭霧水:“凹鏡反射?”
“對!”趙樞點點頭:“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目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叫做物鏡。
我們能不能看清一個物體,它對我們的眼睛所成視角的大小十分重要。
望遠鏡的物鏡所成的像雖然比原來的物體小,但它離我們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鏡的放大作用,視角就可以變得很大。
用兩個凸透鏡做的望遠鏡是倒立成像。用一個凸透鏡,一個凹透鏡做的望遠鏡是正立成像!”
“真玄乎……”童貫聽的雲裡霧裡,感覺頭疼。
這密集的資訊,在場誰也不能完全理解。
即便如此,童貫也覺得趙樞說的很厲害很權威。
看到在場眾人的樣子,趙樞笑了笑,知道和古代人講這些,一時間無法接受和理解,這是正常的。
要是趙樞一說,他們就能聽懂,理解,還能舉一反三,那趙樞倒是會給整懵了。
趙樞繼續埋頭繪畫望遠鏡的構造圖,包括兩塊鏡片的大小尺寸,放置的間距位置等等。
很快,趙樞將所有望遠鏡需要的資訊圖紙,都繪畫在紙上了。看起來很專業。
獲得了在場工匠和童貫的強烈好奇。
他們盯著圖紙左看看右看看,彷彿能從紙中看出一朵花來。
喜歡大宋:兩個月後穿越,線上急等!請大家收藏:()大宋:兩個月後穿越,線上急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