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樞接過一把略顯沉重的白色左輪槍。
拿在手中的一刻,趙樞掂了掂手,雙眼一亮。
好傢伙,挺沉啊!
眼前這把左輪通體銀白色,發亮,槍管很精緻。
木質的兩塊薄片貼在金屬把上。拿在手裡很穩。
左輪的後方則有一道擊錘。
擊錘是單動式,屬於那種打一下,撥一下。從技術上來說比較簡單。
還可以製造連動式,但介於古代工匠技術不成熟。
趙樞給他們的圖紙屬於單動式。
先研究簡單的,再研究困難的。
趙樞迫切需要一把左輪保護自己,這個比小型火銃要方便的多。
看到如此精緻手工打造的左輪,趙樞愛不釋手,將擊錘撥開,開了空腔。
哐當,擊錘撞擊上去,雖然是空彈。
敲擊的清脆聲音卻讓趙樞猶聞天樂。
從外相上看,肯定不如前世的那種精緻左輪。
對於趙樞目前來說卻是足夠漂亮了。
他研究了每一個角落,多試了幾次,發現並無問題。
“這左輪,不錯!”
趙樞兩邊翻看,很是喜歡。
這把左輪屬於小型槍,轉輪有6個彈巢,可以逐發射擊。
子彈轉輪為了配合多數人使用右手的習慣,多為向左擺出。
因此中文翻譯稱為左輪手槍。
其實原文名稱意為轉輪手槍,與左右實無任何關聯。
有了這把左輪,趙樞不害怕人攻擊他。
只需要扣動扳機,就能讓人命喪黃泉。
這次出征梁山,是有危險的,所以必須要有保護自己的東西。
再高的功夫,在左輪面前也得跪下。
“子彈研發出來了嗎?”
趙樞問道。
有了左輪,就必須要有子彈,而且還要完美配合,包括尺寸,大小,長短,還有子彈的威力。
子彈才是核心點。
若是子彈質量不好,開槍便會出問題,甚至發射不出去。
危險關頭,那是致命的。
老師傅道:“王爺,子彈也制了出來,一共有十顆,都是第一批打磨出來的!”
“你們試過沒有?”趙樞。
老師傅:“回稟王爺,試過,子彈和左輪完美契合,沒問題!”
聽到這話,趙樞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