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不可思議的看向趙樞。
這是打算讓出自己的利益了?
不應該啊!
肅王有這麼傻嗎?
亦或者是,真被趙桓說動了?
趙桓也是有些愣神。
趙樞說道:“父皇,剛才太子說作為皇子,理應為大宋做出貢獻,出一份綿薄之力,兒臣以為不無道理!”
“但話說回來,在商言商,既然事先兒臣和朝廷是以分成談的合作,即便兒臣想要讓利,但父皇一言九鼎,乃是當今官家,大宋聖君,這說好的事情,又怎麼能輕易反悔呢?”
“這樣天下百姓會怎麼看?太子此舉,會讓父皇陷於不信,有損皇家威嚴!”
“兒臣倒是無所謂,但父皇的顏面,皇室的顏面何在?”
在場大臣一聽,也是這個理。
說好的事情,要是鬧翻了,訊息肯定是瞞不住的。
到時天下百姓就會說陛下出爾反爾,見利忘義。眼紅趙樞得的利益。
宋徽宗其他沒聽到,但聖君二字,他聽到了。
嗯,樞兒說的有道理,這怎麼能反悔呢?
他雖然不是聖君,但趙樞的話,他聽著舒心。
這時,趙樞話鋒一轉:“不過話又說回來,剛才太子之言,作為皇子要為朝廷做出貢獻,兒臣覺得有理,所以兒臣打算拿出200萬貫捐獻給朝廷,增加國庫,為朝廷出一份綿薄之力!”
斯!……
200萬貫?
這可真不少了。
趙樞居然如此大方?
其實,與其讓自己賺錢之後,被趙桓落得個不願意為朝廷效力的氣氛,趙樞不如利益不鬆口,自己在捐出來。
天下百姓知道,說法就不一樣了。
直接拿走利益,那是肅王無能,被趙桓逼迫的。
但主動捐贈,就會被人說為大方。為大宋出力。
趙樞還沒說完,他忽然轉身,看向太子:“太子剛才所言,作為皇子,理應為朝廷效力,本王剛才捐贈了200萬貫,作為太子,是不是應該也捐贈一份作為表率?”
“父皇,兒臣建議,太子捐贈應該高於兒臣,畢竟他是太子,也不多,就六百萬吧!”
說完。
整個現場寂靜了。
他們此刻才看出來,趙樞繞來繞去,不但將趙桓給搬回來了,還將他帶入坑中。
你不是口口聲聲說為朝廷效力嗎?
肅王捐獻,作為太子,是不是也應該捐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