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
造紙的工匠們拿著手中的白色紙,一個個表情呆滯。
雖然這是他們親手製造而出,但顛覆了他們的思維,讓他們下意識的不敢相信。
這真是自己製造出來的嗎?
這紙也太好,太白了。
而且質量,手感,完全上了一個檔次啊。
他們幾乎見證了造紙術的改革奇蹟啊!
要知道,以前造紙術發展到現在就已經很不錯了,居然還有人能在上面進行改良,製造出如此完美的紙?
關鍵成本也並不高啊。
他們不敢相信這是出自他們的手。
看了看紙,又看了看趙樞,一群工匠那眼神並不是在看一個人,而是一道光。
“造紙技術過關了,接下來就是印刷成報。這樣就可以宣揚我的茶葉,在未銷售之前在汴京城乃至周邊掀起一股新茶狂潮!”
趙樞可以想象到時火爆的場面。
既然要辦報紙宣傳,必須要有印刷技術。
將大量的資訊透過報紙傳遞出去,讓天下人都知道大宋即將有新茶上市,吸引人們的目光。
報紙就是輿論的力量,可以調動人的情緒,控制百姓。
而印刷術和造紙術,實際上是同步改良。
此刻,他進入到另外一個房間。
大宋印刷本身就有一定基礎,改造很簡單。
當趙樞進來的時候,便看到裡面的工匠正在試驗了。
趙樞看了一下,大致沒問題,這些工匠雕刻出了很多金屬字型,都是拓印的東西。
採取的是鉛重金屬,非常耐磨。
各種不同的字,五花八門,以後有用的上的字,直接拿過來排版組合就可以成文章。
所以有多少字都雕刻上,如果想要印重新整理的內容,只需要重新排班組合。
這裡的字型都是統一大小,一個個小方塊其實並不大,小指頭那一點點,主要為了節約用紙,記載更多的內容。
要印刷什麼內容,將小字排列在模組中固定,塗上墨就能印刷成型。
現在,趙樞拿出一本書籍,上面就是他要置辦報紙的內容。
“大家將內容組合起來,正反兩頁,印刷成報紙。”
趙樞給負責印刷的人。
“好的王爺!”
立馬就有人去做。
對於印刷這一塊,技術調整倒是不難。
主要是用鉛製作字型,耐磨性很好以後可以長時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