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麻麻的設計零件,尺寸標註等資訊圖紙堆滿了。
不少工人制作出小零件後開始打磨,儘量合尺。
只是由於熱武器打造比較緊密,結構精細,也需要好金屬,所以他們製作很小心,有時尺寸會有問題,便會重複打造研發。
趙樞知道熱武器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想要打造出真正意義上的殺傷力武器和子彈,以及火藥,提供了圖紙也沒那麼簡單。
而趙樞不可能自己來做,終究要手底下的人制造。
所以他只是作為提供素材資訊方,讓他們去研究。
火銃也是如此。但還在研發。
趙樞不著急,反正時間大把。
其中諸葛連弩打造是木質的,很多木匠有經驗做這個就簡單一些。
趙樞看著研發現場,心裡想道。
“如果我以後有上千萬,甚至是上億貫,數十億貫富可敵國的時候,自身的安危就很重要了,這些火銃之類的要儘早研發出來,到時不但可以軍用,我自己的護衛也可以帶著!”
如果趙樞身邊的護衛都有小型火銃保衛,就很安全了。
最好是自己的心腹,非常信任那種。
趙樞讓工匠們大力研究,只要研究出來,自然會給他們一筆獎金。
除了這些,趙樞還關心茶葉。
茶葉利潤極大。
且他製作的是新茶,一旦上市,利潤可觀。
對於茶葉,由於生意太大,趙樞得找個人入夥幫著他承擔風險。
萬一朝堂上有人藉機生事,雖然可能不大,也要保險一點。
至於找誰,趙樞已經有了人選。
不過販茶,在大宋有一定的制度。
宋朝茶法屢變,曾經禁止民間交易,其中反覆改革多達十多次。
到仁宗嘉右四年實行通商法,允許自由買賣。
北宋末年蔡京又變革茶法,實行賣引法,從而確立了民制,商買,商銷的商專賣制,為後世所奉行。
如果趙樞販茶,按照目前的情況是可以的。
需要茶引,對趙樞來說不難。
茶葉生意利潤大,正好可以找個人一起承擔,也可以拉攏人。
人一旦有了共同利益,自然就會屬於一個陣營,一損互損。
所以找的這個人無論是誰,權利一定要大。
還不能一次拉攏過多,以免有結黨營私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