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人生異象必有異能。
站立在楊立面前,兩手不停地搗換降魔杵的傢伙,不僅生有捲髮和雙瞳,而且手中使用的兵刃與眾不同。
這件兵器不僅楊立看著稀奇,就連那幫前來競爭入山名額的傢伙們看來,也甚覺稀奇。
楊立盯著那柄降魔杵看了看,然後似乎忽然想起了什麼,說道,“這位道友,你手中的傢伙事可是擀麵杖?!正好我老家老孃缺少此等物件,不如我們打個商量,你若戰敗,便將擀麵杖給我,我也好拿回去孝敬老孃。”
捲髮雙瞳聞言不覺一愣,從來沒有人這樣貶損過自己的降魔杵,今日被人家一番羞臊,醒過神來的他好不氣惱。捲髮雙瞳人急急道“有本事你自己來拿。沒本事,我倒要你的性命。”
楊立只一言便將來人激怒,可見接下去便有一場龍爭虎鬥,圍在周邊的人群有些騷動起來,紛紛議論著誰能勝?誰會敗?這場鬥法需要多少耗時等等,不一而足。
面對高階,楊立並不是沒有面對面的交手過,想當年在血祭之地,他還戰勝過有高階在內的鐵三角,那一場的鬥法雖然有些取巧的嫌疑,但因為楊立積累了不少同高階鬥法的經驗。
雙瞳人顯然怒火於楊立的譏諷言辭,那個傢伙竟然說自己的降魔杵為擀麵杖,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雙瞳人上來便是一統好打。但見得鬥法場中棍影來去無蹤,招招致命,棍棍無情。
再看楊立,似乎全無還手之力,只有招架之功。
在一片棍影的追擊之下,騰挪躲閃,每一次都在最後一時間才挪動他那笨拙的身軀。
眼見得自己的降魔杵只是差了那麼一絲九就打造了對手,雙瞳人非常興奮,他越戰越勇,棍影幾乎連成了一片,又幾乎連成了一個以楊立為中心的圓球陰影。
楊立大呼小叫,在裡面有限的空間裡閃躲。時不時地還捱上那麼一兩棍。可是如此堅硬的妖獸骨骼牙齒,雖然觸碰到了他,也打得他怪叫連連,可就是不能在其身上留下傷痕一般。
有一擊,迅猛的棍子在楊立身上拍打猛烈,以上示下的氣勢,一下將楊立拍打在地面之上。可楊立竟然能用純肉抗擊這個氣勢強大的一棍,除了他嘴巴當中叫聲更慘烈之外,其它絲毫未變。
眼看著對手在自己的棍法棍影當中,叫聲連連,卻自始至終是用硬扛,雙瞳人不覺越戰越怯,甚至在有一段時間之內,他心中升騰起一股放棄的心思。
他想,要不然就算了吧,自己再怎麼使勁也無法奈眼前這個小子如何,趁著現在雙方未分輸贏,見好就收也是一種體面的撤離辦法。
當雙瞳人下定決心要撤出戰圈的時候,楊立已經將雙瞳人的心思看在眼裡,他反倒手下加緊起來,一下又一下似有若無的掌影拍擊在雙瞳人撤離的可能路線,逼得對方進退兩難。
在場的所有人當中,凌雲洞選拔長老,早就判斷出這場比鬥楊立當為勝者。
他之前在山門已然察覺出楊立的異常,而後在楊立擊落大漢那一戰當中,發覺楊立,立腕為掌就切斷了山崖一角,其身體堅硬的強度和吸納天地之氣的速度,都不是普通修士能望其項背的。
是以選拔長老在此戰之前就做出了正確的判斷。
他還判斷,說不定面前的這位青年才俊,將會成為門派裡最有實力的祥雲大士座下弟子。祥雲大士是誰?那可是僅次於氣霧尊者的存在,哪怕是手腕之上只有一朵雲彩,也是凝神修士不可望其項背的。
祥雲大士共7級,一級一品)祥雲大士手腕上有一朵雲彩,二級二品祥雲大士手腕之上有兩朵雲彩,等級越高雲彩越多,直至手腕之上步滿7朵之後方才結束,所以手腕之上有七朵祥雲的大士,只差一步便可進階為氣霧尊者。
能被這樣的強者收入為弟子,乃是低階修士夢寐以求的事情,之所以選拔長老能將楊立稱為貴人,稱為貴客,他後面一連串的推斷判斷便是原因。
再看場地之內,楊立手無寸鐵,身無法器和法寶,卻逼得一個比他高兩個等級的凝神高階修者連連後退,不覺被周圍一群人嘖嘖稱奇。
可是他們想不到的是,練有淬體神功神功的楊立,早已觸控到了神功二轉的邊緣,只差它那麼一絲絲細微的外力,似乎就可以幫助楊立成就二轉之功,得到經過無數淬鍊之後,堪比法寶的身軀。
所以在此戰當中,以降魔杵這柄法寶的硬度,打擊堪比準法寶的楊立身軀,只能說僅僅佔到一絲微弱優勢,而要以一件法寶就治楊立於死地的話,那是不可能會發生的奇蹟.
為了儘早達到二轉的程度,楊立有意讓降魔杵擊打在自己的周身上下,好給自己找一絲是進入二轉的契機。可在剛剛進行的為時不短的鬥法過程當中,雙瞳人想憑藉自己高階修士的優勢和手持兵刃的優勢,來戰勝楊立的願望落空。
同樣楊立想憑藉降魔杵的擊打就進階為二轉的想法也落空了。他們的想法幾乎是在同一時間被現實殘酷地粉碎了。一個為打得著卻打不死,一個為捱得著棍影卻挨不著神功二傳而惱恨不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選拔長老將這一切看在眼中,早已在心中分出了勝負曲直。為了節省時間,儘快選出適合的凌雲洞弟子,他清了清嗓音,用清越地聲音說道:
“老夫斷定,這位名叫楊立的少年將成為我門中人,你可有異議?”
選拔長老最後一句話明顯是對著捲髮雙瞳人講的,減對方將降魔杵一晃退出戰圈之後,向自己唯一點頭表示同意,選拔長老後一句話緊接而出:“你們可有異議?”
這一句話是對周遭一群競爭凌雲洞弟子名額的人所講,長老語氣平緩,聲音不大,卻如同鼓點捶打在每個人的心間,儘管他們當中有這樣的不服和那樣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