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樓十一層。
顧道子言出法隨,《羅漢聽經圖》懸浮在空中。
菩提樹下的羅漢起身,一招一式,顧道子口中的小金剛拳呈現在了李相白視線內。
沒有罡風,可拳法中迫、衝、閃、點、舉、壓等手法所呈現出來的剛猛之意和古韻靈動氣勢卻在羅漢的招式演練中淋漓盡致展現了出來。
一套小金剛拳演義完畢,菩提樹下的羅漢使出了大金剛掌。
大金剛掌出掌的姿態遠比小金剛拳要逍遙,掌法之間,李相白還能感覺金剛掌不是純粹的走了剛猛霸道路子,而是剛柔並濟,剛勁和柔勁混合為一。
掌法演繹完畢。
羅漢坐到菩提樹下,側耳聆聽,還是聽經頓悟的模樣。
不過這個時候李相白就有一種另外的感覺,仿若羅漢在問自己“看明白了沒”。
“看明白了沒?”顧道子問。
“還沒!而且沒有心法呀!”李相白如實回答。
“感覺到了什麼,先說大金剛掌!”顧道子說道。
順著自己之前所觀所感,李相白想了想,開口:“掌法講究至剛至堅,但看似也沒有侷限在純正至正,而是追求了剛勁柔勁混而為一,勁力忽強忽弱,忽吞忽吐,從至剛之中生出至柔。”
李相白這些感悟出口,顧道子臉上有了笑意。
開口說道:“西蕃釋家神通講究十六個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以能否掌握神通,全在於一個悟。身、意合成,即為金剛。這就是小金剛拳和大金剛掌的最高境界。使大金剛掌的釋家弟子修為不一,意也不同,尋常弟子施展而出,可能是虎虎生風掌能碎碑,但高境的釋家弟子使出大金剛拳,就是你所說的勁力忽強忽弱,忽吞忽吐,剛勁柔勁混而為一,實已不可分辨。你已經掌握了拳法掌法之意,剩下的就是熟記招式,加深體會。”
李相白多驚訝。
“這麼簡單?”
顧道子樂:“頓悟了簡單,頓悟不了窮其一生都達不到你所說的剛勁柔勁混而為一的境界,須彌芥子道場之爭,珞珈寺的和尚不也說你有佛心。”
“顧老調侃我!”
“本就如此,翻雲覆雨還不被你來用來化雨,這就是悟。”
李相白拉胯著臉:“顧老奚落我!”
“奚落個屁,須彌芥子道場鬥法結束,我才知道自己還可以利用翻雲覆雨的心法給壁畫潑墨著色。我一百年都沒頓悟這個原理。”
“先學小金剛拳、大金剛掌,其他的事情稍後說!”顧道子說道。
李相白點頭。
“再來一遍!”依舊是言出法隨,羅漢聽經圖上的羅漢又開始演繹起了拳法掌法。
反反覆覆,五遍之後李相白完全體會到了拳法、掌法的所有精妙之意。
李相白盯著顧道子。
“《佛學圖》呢?”
顧道子沒好氣。
“你說呢?”
李相白明白意思,就是什麼都沒有。純粹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