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衙門。
李相白看了看牢房陳設。
乾淨,沒有腐爛黴味,也寬敞,明顯牢房是專門用來收押京城觸犯律法的官員。
床榻是不可能有的。
西京衙門不陌生呀。
第二次來了。
第一次是初到京城,自己殺了彩戲師,被捕快帶到了衙門。
然後看到了來解圍的藍小蝶、江白衣,及其後續而來的西京府尹高子瑜、直男陸斬。
只不過這一次坐在了牢房中。
背靠角落。
李相白過濾了一遍發生在廣賢殿內慧王刺殺女帝的整個過程。
脊背有點抽涼。
慧王的殺伐果斷讓回想起整個事件過程的李相白心有餘悸。
自己是輕看了這個古武世界手握大權王侯將相的狠毒和心機。
如果不是自己有風語術、青天三口鍘刀,大周變天了。
女帝招架不住慧王全力一攻,血灑大殿,慧王殺君,也等同於將另外七王一同拖下水,打出扶持姬懷北的口號,利用太師、左丞相等人的勢力牽制懸鏡司、神機府。
京城一場動亂之後大周拔幟易幟。
但因為一把龍頭鍘,自己粉碎了慧王圖謀而且將事態帶向了利於女帝的方向。
勢力最為龐大的慧王死了,西京府、御史臺、刑部查案。
以弒君的罪名去調查。
德王、祥王為主的幾位王爺修為有限,立場不定。只會煽風點火,沒有殺伐果斷能力的王爺首先承受不住調查壓力。
私扣賑災款、擴軍、違法亂治,這些證據懸鏡司應該早就調查的一清二楚。
而這些證據都會成為德王等人心懷不軌的鐵證。
所以拿下幾個王爺,收王權的難度不大。
當然事情也不一定會向這個層面去發展。
穩是當前的主調。
以自己對姬西樓的瞭解,女帝聰明,卻絕不是慧王這樣心狠手辣的人,幾位王爺經不住調查,只有一個選擇。
指證慧王弒君,交出王權。
女帝順勢大事化小,將罪名落在死了的慧王一個人身上。給德王、祥王等人一個體面退出的機會。
德王、瑞王膽小,敲打敲打,不會有意外。
再往後……
安伯侯肯定是坐不住的。
懸鏡司隨便丟擲一點關於關於鬼市的訊息,安伯侯就要狗急跳牆,倉皇北逃,女帝理所當然的出兵。
都順了……
原本看似錯綜複雜的局勢都因為慧王的弒君完全被開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