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秋虞右側的西京書院儒門學生開口。
兵家課程嘛,儒門學生說交流不提指教,除了前排的將門子弟,都是一碗水的水準,儒門學生心裡有數。
李相白衝著儒門學生點頭。意思是贊同交流。
姬懷贏看著李相白,笑了笑,輕微的點了點頭。
姬懷北看著李相白也笑了笑,點頭招呼。
寧王內心很舒服,兵家課堂上看到李相白就沒有在周園遭遇對方,自己想要求詩時的緊張。
藍小蝶衝李相白招手,補書匠大大方方的坐到桌位上。
其實是一人一案几,案几有筆墨紙硯,因為中間有過道,所以李相白和藍小蝶挨的近,但不是桌位相連。
百人的兵家班,不擔心視聽效果,都是有修為的人。
巳時,來自太嶽書院的兵家大賢王策問準點出現在學堂內。
開學第一課,開始了。
王策問五十左右年紀,形相清癯,身穿白色直綴,頭戴同色方巾。典型的大周教書先生裝扮。
站在臺上的王策問心潮澎湃。
自己在太嶽書院傳授兵家之道,門下出過無數領軍作戰的將官,可沒有一個班如若眼前這樣呀。
數日之前,自己還在絃歌臺下聽著李相白的詩詞論境,如今被稱為大周詩詞第一人的李相白就坐在臺下案几前要學習兵家學識。
如果沒有李相白提出的百家爭鳴,自己更不會有教導大周兩位王子、朝廷將門子弟的機會,
這可是立功立德的事情。自己定要好好發揮。
王策問來了精神。
李相白是不懂兵家之道,但一首《滿江紅》在太嶽書院可是人人皆知。
而且自己的這個班還特殊,多王侯將相子弟,這些學生出身名門,耳濡目染,有的是熟讀兵書的人。
所以王策問想著定要口吐金蓮,滿堂生輝。
兵家課程,自然要闡述兵道。
開學第一課,也不會深入的闡述帶兵之道,法陣部署,而是籠統的講述什麼是兵道。
就好比修行,總要先明白修行指的是什麼?
還有就是摸底。
王策問要了解學堂內將門子弟為主的學生兵法造詣。李相白對兵家學識的領悟能力。
我知你的深淺,才能因材施教對不對。
喜歡我做古籍修復得天道請大家收藏:()我做古籍修復得天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